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车辆稳定控制技术

车辆稳定控制技术

  • 字数: 27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李永,宋健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3-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140294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1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车辆稳定控制理论及其在车辆工程中的匹配及应用技术,是车辆控制工程领域的一部学术专著。全书共八章,分上、下两篇。上篇(前四章)完整论述了车辆稳定控制理论,包括建模与正交匹配;下篇(后四章)介绍了车辆稳定控制仿真技术、实验方法及工程应用等。本书以稳定控制技术为主线,重点围绕车辆安全问题,阐述控制理论在车辆动力学中的应用。本书以作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系列化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是一部具有较为完整理论体系和实验验证的车辆控制方面的学术专著,可以为车辆控制技术及实验匹配提供理论和方法。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车辆、机械、机电、控制、交通、力学及宇航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和工具书,同时适合于科研、设计及工艺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上篇车辆稳定控制基础理论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引言1
一、稳定系统概念1
二、控制方式分类4
三、稳定控制原理7
四、稳定控制算法8
第二节车辆稳定控制技术简史12
一、历史状况12
二、发展现状15
第三节车辆稳定控制基本方法16
一、稳定控制算法16
二、控制算法策略18
三、核心控制算法21
第四节车辆稳定控制基础实验22
一、路面控制实验22
二、电子控制实验24
三、匹配标定实验26
第二章稳控系统基本模型31
第一节硬件控制模型31
一、结构设计模型31
二、轮速输入模型32
三、仿真平台模型35
四、轮胎稳定模型39
第二节软件控制模型40
第三节液压控制模型44
一、液压控制单元44
二、液电混合模型45
三、液压理论模型47
四、流场控制模型55
五、液压匹配模型58
六、整车匹配模型58
七、整体布置模型59
八、质量控制模型60
第三章稳控系统基本方法63
第一节正交匹配方法63
一、正交匹配实验63
二、硬件匹配方法64
三、软件匹配方法65
四、实车匹配方法66
第二节压力控制方法68
一、压力变化特性68
二、压力估计算法75
三、压力识别技术84
第四章稳定控制计算技术92
第一节轮速控制计算技术92
一、计算原理93
二、计算方法93
三、干扰算法94
四、滤波算法96
第二节车速控制计算技术97
一、参考车速算法97
二、综合车速算法101
第三节增减压自适应调整算法106
一、算法原理107
二、实时算法108
三、特征值算法109
四、补偿算法110
五、转弯工况算法111
第四节变速器计算技术117
下篇车辆稳定控制基本技术
第五章稳定控制硬件流程技术121
第一节硬件建模与匹配技术121
第二节选型分析技术130
第三节开关流量技术133
第四节转向识别技术136
第五节轮速检测技术140
第六节牵引力控制系统计算技术144
第六章稳定控制软件标定技术150
第一节稳健性标定方法150
一、标定参数确定151
二、噪声因子影响152
三、标定实验方法153
第二节标定工具技术157
一、标定系统结构157
二、标定软件结构159
三、标定软件总体设计160
第三节整车匹配技术161
一、标定匹配技术161
二、整车匹配原理162
三、整车匹配方法164
四、综合实车匹配165
第四节仿真匹配技术167
一、软件匹配流程168
二、内部信息采集169
三、仿真调试验证170
第五节道路匹配实验172
一、典型工况实验172
二、冬季实验技术174
第七章稳定控制系统工艺技术180
第一节电磁阀工艺技术181
第二节装配与检测技术工艺184
第三节实验工艺185
第八章新能源车辆电池材料稳定控制技术189
第一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稳定控制技术191
第二节锂电池稳定控制技术193
第三节镍氢电池稳定控制技术195
第四节新能源电池组稳定控制技术196
附录A车辆稳定性控制技术基本装置(ABS/ASR//ESP)的使用性能199
附录B车辆稳定控制技术基础系统与基础性能206
参考文献2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