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未名社科.译言堂—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

未名社科.译言堂—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彼得?伯格 著
  • 出版日期: 2008-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33385
  • 版次: 0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作为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舒茨的学生,彼得·伯格有理由,也有信心通过对社会现实建构过程中主观意义的揭示,告诉我们与实证社会学所依赖的经验、数据、事实或有效性迥然不同的人文主义的社会学性质。 这是一部堪称经典的社会学入门书。作者一反教科书面面俱到的写法,择要描绘了社会学的主要议题,充满人文关怀和反思性,深入浅出而不乏洞见,使初学者在轻松阅读中看到社会学事业的宏观图景。 在现代社会学的180年历史中,大多数人将社会学视为口欲与自然科学比肩而产生的实证科学。但从齐美尔和韦伯起,有关社会学的人文主义思潮同样也源远流长。作为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舒茨的学生,彼得·伯格有理由,也有信心通过对社会现实建构过程中主观意义的揭示,告诉我们与实证社会学所依赖的经验、数据、事实或有效性迥然不同的人文主义的社会学性质。这种人文主义性质既体现在我们如何看(see)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也体现在这一学科所蕴含的道德诉求之中。 ——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一部堪称经典的社会学入门书。作者一反教科书面面俱到的写法,择要描绘了社会学的主要议题,充满人文关怀和反思性,深入浅出而不乏洞见,使初学者在轻松阅读中看到社会学事业的宏观图景。 ——刘欣(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描绘的社会学是一种能够把个人情趣与追求真相的科学精神、专业智慧与常人关怀结合成一体的学科。社会学其实比一般人心中的形象更加精彩。作者所描述的社会学是那种能够发现人类行为的无比丰富性、能够在个中人不以为奇的现象中展现专业洞见的学问——这种学问会多一些人文情愫,少一些枯燥沉闷。 ——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内容简介
    社会学是一场游戏:既有轻松的一面,可供消遣:又是思想挑战,要求游戏者有一定的素养。在本书中,彼得?伯格以如椽之笔和酣畅的文字带领我们神游社会学的庄严殿堂。在这趟旅途中,我们将紧随作者去审视人与社会的关系,去体会社会学的多重视角,观照社会学的多重性质。几个突出的主题是“人在社会”、“社会在人”和“社会如戏”。这部权威学者的经典著作宛若浓缩而精美的靓汤,带给我们丰富的人文主义营养。
作者简介
彼得·伯格(Peter Ludwig Berger,1929- ),奥地利裔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路德教派神学家。他专注于研究宗教社会学和社会学理论,作品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他的其他著作包括《现实的社会构建:知识社会学论纲》(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1966)(合著)、《神圣的华盖:宗教社会学精要》(The Sacred Canopy: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167)和《异教徒的责任:宗教断言的当代可能性》(Heretical Imperative:Contemporary Possibilities of Religious Affirmation,1979)等。
目录
译者前言 作者前言 第一章  作为个人消遣的社会学 第二章  作为意识形式的社会学 第三章  “补记”:选择与生平叙事   (亦名:如何获得预制的过去) 第四章  社会学视角??人在社会 第五章  社会学视角??社会在人 第六章  社会学视角??社会如戏 第七章  “补记”:社会学的马基雅弗利主义与伦理学   (亦名:如何做到谨慎又伪装下去) 第八章  作为人文学科的社会学 文献述要 索引 译者后记 译者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