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法评论(19卷)

刑事法评论(19卷)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兴良 著
  • 出版日期: 2008-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17040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刑事法评论》第19卷仍设专栏讨论死刑问题,这也将是我们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赵兴洪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适用标准研究》一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死缓的适用标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方法论上有所创新。在“理论前沿”栏目中,发表了德国著名刑法学家罗克信的《刑法的任务不是法益保护吗?》,这是作者的一篇重要论文,涉及刑法理论中的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之争。在“刑事程序研究”栏目中,徐阳的《交涉正义初探——一个刑事程序正义视角的阐释》一文,提出了程序正义的另一种形式:交涉正义。作者认为,当代程序正义呈现出交涉性的特质。在“刑法学人”栏目中,德国学者托马斯·魏根特的《论刑法与时代精神》一文,使我们对耶塞克教授这位享誉世界的刑法学家有更全面的了解。在“读书札记”中发表了周微的《刑法的知识形态及其他》一文,这并不是一篇为发表而作的论文,而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读 书笔记。在“共同犯罪研究”栏目中,杨金彪的《共犯的处罚根据论——以引起说内部的理论对立为中心》一文,对共犯的处罚根据进行了颇有深度的探讨。在“实证研究”栏目中发表了宋云苍的《贪污受贿案件量刑均衡问题研究》一文,作者采用实证方法对贪污受贿案件的量刑均衡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在“专题研究”中,钱向阳的《婚内强奸的文化分析》一文,通过引入意母学方法,对婚内强奸这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目录
主编絮语 死刑研究   故意杀人罪的中国废除死刑道路中的坐标定位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适用标准研究   论死刑案件二审开庭的意义及应对   亚洲的法律、社会与死刑   在国家秘密处决之处:日本的死刑 理论前沿   刑法的任务不是法益保护吗?   刑法学科学主义倾向之反思   犯罪构成体系的完善:以诉讼证明为视角的思考   梳理、反诘与澄清:对危害结果概论的一个规范检讨 刑事程序研究   交涉正义初探——一个刑事程序正义视角的阐释   论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的目标模式   口供的前生今世:一种刑事法治视角的考察 刑法学人   论刑法与时代精神 读书札记   刑法的知识形态及其他 共同犯罪研究   共犯的处罚根据论——以引起说内部的理论对立为中心   间接正犯理论中的特殊问题 实证研究 贪污受贿案件量刑均衡问题研究 专题研究 普通法视野中的刑事类推与罪刑法定——以美国法为例 正当防卫的制度变迁:从1979年刑法到1997年刑法——以个案为线索的分析 非精神病精神障碍犯罪刑事责任研究 名誉权的刑法保护及其限制:一个宪法规范的视角 婚内强奸的文化分析 论犯罪饱和性生成模式:犯罪宏观生成模式研究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