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能源汽车概论

新能源汽车概论

彩色印刷,配有电子课件、教学视频
  • 字数: 23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孙旭,陈社会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10-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783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车型实例详细描述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以及其他清洁能源汽车的基础知识,并对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电池、电机与电控技术做了系统的介绍。同时配有阅读小资料,丰富了相关知识,全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选取了大量实例,对普及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知识具有很大的意义。本书可作为职业教育汽车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也适合用作汽车类各专业及各类汽车培训机构授课教材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孙旭,副教授,不错工程师,二手车鉴定评估师、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检测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中国农业大学汽车拖拉机专业本科毕业,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1996-2005年,汽车企业工作,2005年以来从教至今。2010-2011江苏大学不错访问学者,2011年7月,加拿大 MOHAWK COLLEGE 访学, 2014年度入选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不错访问工程师项目(南通奔驰),2014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目录
前言
项目一新能源汽车的总体认知1
学习目标/1
学习要求/1
学习引入/1
课题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2
课题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5
课题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7
阅读小资料/11
课后思考/12
项目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认知13
学习目标/13
学习要求/13
学习引入/14
课题一电动汽车动力电池/14
课题二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30
课题三逆变器与变频器/37
课题四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43
阅读小资料/48
课后思考/49
项目三纯电动汽车的认知50
学习目标/50
学习要求/50
学习引入/50
课题一纯电动汽车概述/51
课题二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与原理/53
课题三典型纯电动汽车车型实例/56
阅读小资料/66
课后思考/68
项目四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认知69
学习目标/69
学习要求/69
学习引入/69
课题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概述/70
课题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与原理/73
课题三典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型实例/79
阅读小资料/94
课后思考/94
项目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认知95
学习目标/95
学习要求/95
学习引入/95
课题一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概述/96
课题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104
课题三典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型实例/107
阅读小资料/112
课后思考/114
项目六其他清洁能源汽车的认知115
学习目标/115
学习要求/115
学习引入/115
课题一气体燃料汽车/116
课题二生物质燃料汽车/131
课题三太阳能汽车和压缩空气动力汽车/135
阅读小资料/139
课后思考/140
项目七电动汽车使用维护与高压安全141
学习目标/141
学习要求/141
学习引入/141
课题一电动汽车使用与常规维护/142
课题二电动汽车高压安全/145
阅读小资料/148
课后思考/149
参考文献/150
摘要
内燃机汽车的发展是现代工业技术最重大的成就之一。然而,高度发展的汽车工业和大量汽车的应用,在全球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大气质量的恶化、全球变暖和石油资源的匮乏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须面临的问题。日益严格的排放和燃料效率的标准促进了安全、清洁和高效车辆的迅猛发展,开发低污染或零污染的绿色汽车,特别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当今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2015年国务院颁发?中国制造2025? 行动纲领,其中提出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大力推动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汽车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掌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基本知识。为此,编者以多年的新能源汽车科研及课程教学经验为基础,编写了本书。本书介绍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并通过典型车型,分析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以及其他清洁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本书对电动汽车的储能装置及能量管理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充电技术和高压安全技术也做了较系统的阐述。本书由孙旭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陈社会副教授担任主编,王皆佳、康晓清、杨益平任副主编。其中孙旭编写了项目一、三、四及项目二的课题一与课题四,并统稿全书;陈社会编写了项目五的课题一和课题二;康晓清编写了项目五的课题三;王皆佳编写了项目六的课题一和课题二;杨正荣编写了项目六的课题三;郝金奎、姚文俊、杨益平共同编写了项目七。张智华编写了项目二的课题二与课题三。编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书籍、文献和资料,引用了一些网上资源,广泛参考借鉴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的支持。在此,对这些成果的研究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及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