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成长之脊

成长之脊

  • 字数: 354.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郜秀菊 主编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5-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2412878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278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来,面对外部环境趋紧和自身结构矛盾交织叠加的影响,河南省委、省政府遵循发展规律,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作出规划建设科学发展载体的重大战略决策。六年来,科学发展载体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新优势和新空间,对保持好的发展态势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河南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生动实践,同时也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参考样本。
目录
第一章转型求解:河南样本
一、掣局谋势,顺势而动
(一)善时而为,紧扣趋势形势
(二)寻根问底,深挖科学内涵
二、激发热情,释放活力
(一)“五规合一”:从无序生长到科学发展
(二)“产业聚变”:从“四集一转”到“四集一促”
(三)“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
三、乘势而上,成长之脊
(一)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二)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三)招商引资的主平台
(四)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
(五)全省改革创新的示范区
第二章产业集聚区:从集中到集群的演进
一、引进“外援”:大招商促大集聚
(一)图谱招商:推动信阳制造崛起
(二)集群招商:民权打造“中国冷谷”
(三)主题招商:内黄建设“中原瓷都”
(四)精准招商:睢县凝。聚力创“鞋都”
(五)以商招商:富士康带动郑州打造空港产业
二、链式思维:打通产业发展“任督二脉”
(一)以整带零:中牟打造全产业链汽车产业集群
(二)延链补链:新密建设品牌服装之都
(三)强链建链:偃师推动机动车制造产业转型
(四)链式发展:孟津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集群培育:多种模式促提升
(一)立足优势:临颍瞄准闽商求发展
(二)无土栽培:长葛依托创新促集群
(三)三个协同:长垣协同联动致提升
(四)市场衍生:郑州女裤产业誉全国
四、研发创新: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一)打出创新“组合拳”:洛阳高新建设“高精尖”聚集地
(二)创新赢得全球镁定价权:鹤壁金山打造环境友好的中国“镁谷”
(三)大创新促大提升:孟州产业集聚区升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五、“1+1>2”的魅力
第三章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搭建服务业发展的平台
一、打造服务业发展新引擎
二、商务中心区:城市商务之“芯”
(一)“中国最具投资价值CBD”之一: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
(二)引领城市发展的核“芯”动力:市级商务中心区
(三)商务集聚之谷:县级商务中心区
三、特色商业区:城市活力之“源”
(一)唤醒历史的记忆:历史文化街区
(二)游憩空间:RBD
(三)物达天下:专业市场
(四)城市会客厅
四、“两区”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发展楼宇经济
(二)打造精品特色商业街
第四章农业产业集群:农业现代化的科学路径
一、接“二”连“三”:种养加集群枝繁叶茂
(一)何谓农业产业集群
(二)作为河南农业名片的产业集群
(三)“三化”协调发展中的河南农业产业集群
二、植根中原:集群内处处草长莺飞
(一)集群载体星罗棋布
(二)农业组织百舸争流
(三)集群成果硕果累累
三、花香蝶自来:集群成长之路
(一)积沙何以成塔
(二)强者何以恒强
(三)未来向何处去
第五章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
一、产城融合是现实的选择
(一)产城融合的客观规律
(二)产城融合的科学内涵
(三)河南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产城融合
二、产城融合的地方实践
(一)产业集聚区是产城融合的重要载体
(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产城融合的最高体现
三、产业融合与农民工的市民梦
(一)“农民”是一种职业
(二)让转移农民真正成为市民
(三)城乡户籍无差别
(四)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
第六章要素保障:载体发展的命脉
一、资金:钱从哪里来
(一)三门峡:有效激活民间资本
(二)汤阴县:利用要素市场破解资金难题
(三)柘城县:城建突破解决起步资金
(四)宜阳县:吸引社会资金巧解“财”缺
二、土地:“精明增长”
(一)焦作市:多措并举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二)虞城县:调控引导加强土地支持
(三)沁阳市:迁村并点拓展发展空间
(四)郏县:荒地开发破解了“用地难”
(五)邓州市:强化土地收储,盘活闲置资源
(六)武陟县:大力建设标准厂房,破解项目用地“瓶颈”
(七)沈丘县:综合整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三、人才:怎么留住“最强大脑”
(一)洛阳高新:人才引领创新发展
(二)固始县:人才助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
(三)宝丰县:引入借智发展现代农业
四、资源环境:紧约束下的“去压保舍”
(一)灵宝市:“金城”嬗变
(二)鹤壁市:经济和生态共生共荣
第七章功能提升:平台决定高度
一、厚实宜商创业土壤——政策引导扶持
(一)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二)完善产业集聚机制
二、功能集合构建——“筑巢引风”
(一)基础设施先行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三、功能复合提升——融合时代的取向
(一)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二)拓展载体发展空间
(三)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第八章创新机制:释放改革的红利
一、破除路径依赖:理顺管理体制
(一)劲风凭借力:县级管理体制改革
(二)突出重围:集聚区管理革新
二、政策红利:改变发展进程的关键
(一)引擎和动力:三大战略目标的实施和影响
(二)暗香浮动: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三)改革深水区:政府“瘦身”与市场“增肥”
第九章转型升级:新常态下的载体发展
一、引领新常态:未来载体转型升级的大逻辑
二、抢抓新机遇:变中求胜
(一)抢抓产业转移机遇
(二)抢抓“四新”发展机遇
(三)抢抓产业组织变革机遇
三、借势新战略:在更宽阔的视野中定位新坐标
(一)新战略:未来载体发展的坐标系
(二)新格局:载体间一体化协同发展
四、把握新趋势:感知科学发展载体的演进脉络
(一)专业化运营
(二)智慧化服务
(三)生态化发展
五、寻求新突破:打造科学发展载体的升级版
(一)壮实力:提升集群发展水平
(二)挖潜力:破解要素瓶颈制约
(三)激活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四)添动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五)强引力:完善综合承载功能
(六)增魅力:优化载体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
附录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
附录三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摘要)
附录四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
附录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
附录六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