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看与被看

看与被看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 作者: 杨小彦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790373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1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摄影与观看,旁观与见证,“摄影”和“艺术”,“物性”与真实,反抗与张力,图像证史,观看控制,视觉秩序……视觉文化研究学者杨小彦数十年来关于摄影的访谈、发言、文论等,集合成《看与被看(摄影中国)/影像阅读文丛》这样一部看与被看的“摄影眼”中的中国。
作者简介
杨小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研究视觉理论与摄影,长于艺术批评。
出版专著有:《艺术史的意义》(与邵宏合作),1992;《尚扬评传》,2005;《篡图:杨小彦艺术评论文集》,2006;《新中国摄影六十年》,2009;《杨小彦自选集》,2014;《素山:老彦的文与画》,2012;等等。
目录

一 面对摄影家
在拍摄者与被摄者之间――与摄影家对话
拍照并不优雅――与张海儿的对话
让历史记住他们――与肖全的对话
正视现实――与吕楠的对话
把照片做旧――与韩磊的对话
不能让历史留下空白――与贺延光的对话
关于中国几位年轻的摄影家
体验摄影――杨延康的视觉信仰
就图谈图――关于河南的几位摄影家
面对――关于李洁军的《大茅岛:1995-2005》
旁观者与见证人――朱宪民的意义
张力与对抗――对倪卫华『风景墙』的一种认知
二 个人观察的纪念碑
夜巴黎的眼睛
安哥之眼
不属于一个人的图像――纪念侯登科
我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沙飞55周年祭
参与者与旁观者的戏中戏
我是『我』的镜像
个人观察的纪念碑――刘博智和他的图像追寻
图像证史――乱世中的蒋少武与他的视觉见证
惊梦――作为微观政治学的身体叙事
作为观看控制的一种修改机制――从张大力的『第二历史』谈起
吴印咸与沙飞
三 双重视野
《 焦点》创刊词
《人体摄影150年》序
标准的悖论
图像的双重性与视觉的伪装术
双重视野:从连州出发――首届中国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学术主题说明
原点:观察与被观察――第二届中国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学术主题说明
沙飞精神再生――『沙飞影像研究中心』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前言
《新中国摄影60年》后记
谁有资格写中国摄影史?
四 历史的质感
走向纯影像――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99 届毕业创作感言
他们的历史
中国:看与被看――镜头中的性别意识
填补历史的空白――从『中国人本』摄影展说起
摄影革命――20年一言难尽胡武功
面&相――中国当代摄影中人脸的意义
历史的质感
高华与摄影
2011:回归摄影
五 观看之道
摄影机的象征意义
真实性:一个怪圈
自然摄影中的人文精神与沙龙趣味
『困难的是去观看』――卡蒂埃-布列松告诉我们什么?
傻瓜机:对摄影的谋杀
图像的终结――写在《生活》停刊之际
自由的代价――傻瓜与数码联姻之后
视觉传播:成像技术、知识形态与艺术批评
视觉的全球化与图像的去魅化――观察主体的建构及其历史性变化
『摄影』谋杀摄影
摄影进入中国――观看之道、唯美倾向及其『物性』之辨析
诡异的表象
肉眼世界的挑战与美学的回应
从肉眼到机器之眼
分辨率、冷军,以及影纹之类
清晰度、运动轨迹与摄影家的职业危机
摄影与对象:存在还是消亡?
看得见与看不见:库尔贝对于观看的启示
危险的纪实
后记一:恩师杨小彦
后记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