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

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

  • 字数: 14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作者: 王达 编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7048121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78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3版)》是国内一本以H3C新的ComwareV7版本和Cisco以太网交换机新的IOS15.2.x版本操作系统为平台的H3C和Cisco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工具图书。
《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3版)》共19章,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H3C和Cisco园区网以太网交换机中*基础、*重要的技术原理和相关功能配置与管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H3C和Cisco园区以太网交换机产品选型、ComwareV7和IOS15.2.x操作系统的使用、维护与管理方法,以及以太网端口、以太网通道、以太网链路聚合、交换机堆叠、IRF2、基本VLAN特性(包括静态和各种动态VLAN划分方式)、扩展VLAN特性(包括SuperVLAN、PrivateVLAN等)、VTP、GVRP/MVRP、生成树(包括STP、RSTP、PVST和MSTP等)、ACL技术原理和相关功能应用配置与管理方法。
《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3版)》既适合读者自学,又可作为培训机构的H3C和Cisco认证培训教材。读者结合《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3版)》配套的超大型实战视频课程学习‘,可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作者简介
王达,《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二版):51CTO“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原创IT图书”、思科中文技术社区“最值得阅读的十大图书”、至顶网“十大最受欢迎技术图书”。《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H3C篇》:至顶网“最受欢迎计算机图书”。《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H3C篇》和《金牌网管师一网络工程方案规划与设计》:51CTO“年度读者最喜爱的原创IT图书”。《网管员必读——超级网管经验谈》(第二版):互动出版网“我最喜爱的技术圈书”。《网络工程师必读一网络工程基础》:51CTO“读者最喜爱的技术图书”。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一篇CiscoIOS交换机配置与管理
第1章CiscoIOS系统园区交换机选型及应用
1.1CiscoCatalyst园区交换机
1.2Catalyst6800系列交换机
1.3Catalyst6500-E系列交换机
1.4Catalyst4900系列交换机
1.5Catalyst4500-X系列交换机
1.6Catalyst3850系列交换机
1.7Catalyst3750-X-X系列交换机
1.8Catalyst2960-S系列交换机
1.9Catalyst2960-X系列交换机
第2章CiscoIOS系统的基本使用、维护与管理
2.1IOS系统基础
2.2IOS系统的基本使用
2.3IOS文件系统管理
2.4基础配置
2.5Console本地登录IOS系统
2.6Telnet远程登录IOS系统
2.7系统消息日志配置与管理
2.8IOS系统密码恢复
第3章CiscoIOS系统配置文件和映像管理
3.1IOS映像文件基础
3.2使用TFTP协议复制IOS映像
3.3使用FTP协议复制IOS映像文件
3.4使用RCP协议复制IOS映像文件
3.5从一个堆叠成员复制映像文件到另一个堆叠成员
3.6IOS配置文件基础
3.7通过使用TFTP协议复制IOS配置文件
3.8通过使用FTP协议复制配置文件
3.9使用RCP协议复制配置文件
3.10清除、替换和回滚IOS配置信息
3.11CiscoIOS映像的其他管理
第4章Cisco交换机以太网端口和通道配置与管理
4.1二层以太网端口属性配置与管理
4.2三层接口基本属性配置与管理
4.3接口范围配置
4.4以太网通道配置与管理
4.5以太网通道负载分担配置与管理
4.6以太网通道故障排除
第5章Cisco交换机堆叠配置与管理
5.1交换机的级联
5.2交换机堆叠基础
5.3堆叠基本功能配置与管理
5.4堆叠预备交换机配置与管理
5.5滚动堆叠升级配置与管理
第6章Cisco交换机VLAN配置与管理
6.1VLAN基础
6.2基于端口的静态VLAN划分
6.3普通范围以太网VLAN配置
6.4配置扩展范围VLAN
6.5VLANTrunk基础
6.6Trunk端口配置与管理
6.7PVLAN基础
6.8PVLAN配置
6.9VMPS基础
6.10VMPS服务器的配置
6.11VMPS客户端的配置
6.12VLAN间路由配置与管理
6.13同网段同VLAN用户间不能互访问的故障排除示例
第7章Cisco交换机VTP配置与管理
7.1VTP基础
7.2VTP配置与管理
7.3通过VTP不能使VLAN配置信息同步的故障排除
7.3.1VLAN配置信息不同步的原因
7.3.2VLAN配置信息不同步故障排除示例
第8章生成树协议基础
8.1理解IEEE802.1dSTP
8.2STP端口状态
8.3理解IEEE802.1wRSTP
8.4理解PVST、PVST+和Rapid-PVST+
8.5理解IEEE802.1sMSTP
8.6生成树协议增强功能
第9章Cisco交换机生成树配置与管理
9.1PVST+、Rapid-PVST+模式配置与管理
9.2基于PVST+和Rapid-PVST+模式的负载均衡配置示例
9.3MSTP配置与管理
9.4生成树增强功能配置
9.5PVST+到Rapid-PVST+的迁移配置示例
9.6PVST+到MSTP的迁移配置示例
第10章Cisco交换机ACL配置与管理
10.1ACL基础
10.2IPv4ACL配置与管理
10.3MACACL配置与管理
10.3.1名称型扩展MACACL创建
10.3.2应用MACACL到二层接口
10.4VACL配置与管理
10.4.1VACL配置指南
10.4.2VACL的创建和删除
10.4.3应用VACL到VLAN中
10.4.4配置VACL日志
10.4.5VACL维护与管理
10.4.6VACL配置示例
10.4.7VLAN间访问控制ACL与VACL配置比较示例
第二篇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
第11章H3C园区交换机选型及主要应用
11.1H3C园区以太网交换机概述
11.2S10500系列交换机
11.3S9500E系列交换机
11.4S7600-X系列交换机
11.5S7500E系列交换机
11.6S58系列交换机
11.7S5560-EI系列交换机
11.8S5500-HI系列交换机
11.9S5500-EI系列交换机
11.10S5500-SI系列交换机
11.11S5130-HI系列交换机
11.12S5130-EI系列交换机
11.13S3600V2系列交换机
第12章ComwareV7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
12.1ComwareV7基础
12.2认识Comware系统CLI接口
12.3ComwareV7命令行视图和命令行格式约定
12.4ComwareV7系统CLI帮助系统
12.5ComwareV7命令行输入
12.6ComwareV7命令行显示
12.7ComwareV7用户线
12.8用户角色
12.9配置RBAC
12.10ComwareV7系统通过Console口本地登录
12.11ComwareV7系统Telnet远程登录
12.12配置通过SSH登录
12.13ComwareV7系统Web登录配置
第13章ComwareV7文件系统、软件系统和配置文件管理
13.1ComwareV7文件系统管理
13.2通过FTP或者TFTP进行文件传输
13.2.1FTP简介
13.3ComwareV7软件系统升级
13.4ComwareV7配置文件管理
第14章H3C交换机以太网接口和链路聚合配置与管理
14.1以太网端口配置
14.2二层以太网端口属性配置
14.2.1配置端口组
14.3三层以太网接口和子接口配置
14.4端口批量配置
14.5以太网端口管理命令
14.6端口隔离配置与管理
14.7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与管理
第15章H3C交换机IRF配置与管理
15.1IRF基础
15.2IRF系统建立原理
15.3多IRF冲突检测原理
15.4固定配置交换机的IRF配置与管理
15.5MAD检测配置与管理
15.6固定配置交换机IRF配置示例
15.7框式交换机的IRF配置与管理
第16章H3C交换机VLAN配置与管理
16.1H3C交换机VLAN基础
16.2VLAN基础配置
16.2.1VLAN基本属性配置
16.2.2VLAN接口基本属性配置
16.3基于端口VLAN配置
16.3.1二层以太网端口类型
16.3.2将Access端口添加到VLAN中
16.3.3将Trunk端口添加到VLAN中
16.3.4将Hybrid端口添加到VLAN中
16.3.5基于端口VLAN的配置示例
16.4基于协议VLAN配置
16.4.1协议VLAN简介
16.4.2配置基于协议VLAN
16.4.3基于协议VLAN的配置示例
16.5基于IP子网VLAN配置
16.5.1基于IP子网VLAN的配置
16.5.2基于IP子网VLAN的配置示例
16.6基于MAC地址VLAN配置
16.6.1手动配置静态MACVLAN的实现机制
16.6.2动态触发端口加入静态MACVLAN的实现机制
16.6.3动态MACVLAN的实现机制
16.6.4配置基于MAC地址的VLAN
16.6.5手动配置静态MACVLAN的配置示例
16.7VLAN维护与管理
16.8GVRP配置与管理
16.8.1GVRP基础
16.8.2GVRP工作原理
16.8.3GVRP功能启用和注册模式配置
16.8.4GARP定时器配置
16.8.5GVRP维护与管理
16.8.6GVRP综合配置示例
16.9管理VLAN配置
16.10MVRP配置与管理
16.10.1MRP工作原理
16.10.2MRP消息类型
16.10.3MRP定时器
16.10.4MVRP注册模式
16.10.5MVRP配置与管理方法
第17章H3C交换机扩展VLAN特性配置与管理
17.1SuperVLAN配置与管理
17.1.1SuperVLAN聚合原理
17.1.2SubVLAN主机的三层通信原理
17.1.3SuperVLAN配置
17.1.4SuperVLAN简单配置示例
17.1.5SuperVLAN综合配置示例
17.2PrivateVLAN配置与管理
17.2.1PrivateVLAN简介
17.2.2配置PrivateVLAN
17.2.3PrivateVLAN配置示例(promiscuous模式)
17.2.4PrivateVLAN配置示例(trunkpromiscuous模式)
17.2.5PrivateVLAN配置示例(trunkpromiscuous&trunksecondary模式)
17.2.6SecondaryVLAN间三层互通配置示例
第18章H3C交换机生成树配置与管理
18.1生成树技术基础
18.1.1STP协议基础
18.1.2STP生成树计算基本流程
18.1.3RSTP简介
18.1.4PVST简介
18.1.5MSTP简介
18.1.6MSTP的基本概念
18.2生成树配置与管理
18.2.1生成树配置任务
18.2.2生成树工作模式配置
18.2.3配置MST域
18.2.4配置根桥或备份根桥
18.2.5配置设备的桥优先级
18.2.6配置MST域的最大跳数
18.2.7配置交换网络的网络直径
18.2.8配置生成树的时间参数
18.2.9配置超时时间因子
18.2.10配置端口发送BPDU的速率
18.2.11配置端口为边缘端口
18.2.12配置端口的路径开销
18.2.13配置端口的优先级
18.2.14配置端口的链路类型
18.2.15配置端口收发的MSTP报文格式
18.2.16打开端口状态变化信息显示开关
18.2.17使能生成树协议
18.2.18执行mCheck操作
18.2.19配置摘要侦听功能
18.2.20配置NoAgreementCheck功能
18.2.21配置TCSnooping功能
18.2.22配置生成树保护功能
18.2.23生成树维护与管理命令
18.2.24MSTP配置示例
18.2.25PVST配置示例
第19章H3C交换机ACL配置与管理
19.1ACL基础
19.1.1ACL的编号、命名和分类
19.1.2ACL规则匹配顺序
19.1.3ACL规则步长
19.2ACL配置与管理
19.2.1ACL生效时间段配置
19.2.2IPv4基本ACL配置
19.2.3IPv4高级ACL配置
19.2.4二层ACL配置
19.2.5用户自定义ACL配置
19.2.6ACL复制配置
19.2.7应用ACL进行报文过滤
19.2.8ACL维护与管理
19.3H3C交换机ACL配置示例
19.3.1IPv4基本ACL配置示例
19.3.2IPv4高级ACL配置示例
19.3.3二层ACL配置示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