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灾害经济学

灾害经济学

  • 字数: 51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唐彦东,于汐 著
  • 出版日期: 2016-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2438199
  • 版次: 2
  • 开本: B5
  • 页数: 42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来,灾害发生的频率、受灾人数和灾害经济损失都在迅速增长。在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严重地阻碍和制约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灾害发生和对经济的影响规律、抵御灾害风险和降低灾害损失的经济措施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些学者呼吁应该建立灾害经济学。
灾害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与灾害之间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灾害经济学研究灾害,不是研究灾害的自然属性,而是研究灾害的社会属性,即灾前、灾时与灾后的社会经济关系。灾害经济学广泛吸收环境科学、生态学、灾害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营养,是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与灾害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边缘学科。灾害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拓展了灾害科学的内容,使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添加了经济学分析视角;另一方面也使经济学在更为现实和客观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增强了在灾害背景下其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解释力。这对于人类认识灾害、处置灾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唐彦东、于汐所著的《灾害经济学(第2版)》通过对靠前外灾害经济基本理论及一般规律进行归纳和梳理,基本涵盖了灾前的风险管理、减灾、灾后的损失评估、灾害对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恢复重建等理论,力图构建起灾害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作者简介
唐彦东,经济学硕士,理学博士,副教授,防灾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致力于灾害经济学、灾害风险管理、应急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灾害经济相关论文20余篇,主讲灾害经济学课程。
目录
第一节世界及我国灾害概述1
一、世界灾害概述1
二、我国的灾害5
三、灾害信息数据库8
第二节灾害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9
一、灾害经济学的产生9
二、灾害经济学的发展12
第三节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5
一、灾害经济学与经济学15
二、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6
三、灾害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7
习题18
进一步阅读文献18
第二章相关术语19
第一节致灾因子与灾害19
一、致灾因子20
二、灾害21
第二节灾害的分类29
一、按照致灾因子持续时间分类29
二、按照致灾因子的来源分类30
三、按照灾害影响的范围分类31
四、按照致灾因子的破坏程度分类31
五、按照社会自然致灾因子分类31
第三节脆弱性38一、脆弱性的概念38
二、脆弱性的影响因素40
三、脆弱性的变化42
第四节恢复力44
一、恢复力的定义44
二、恢复力的特性和维度45
三、经济恢复力46
习题47
进一步阅读文献47
第三章厌恶品的供求均衡48
第一节厌恶品的分类48
一、排他性和竞争性48
二、厌恶品的分类50
第二节厌恶品的供给和需求53
一、偏好53
二、无差异曲线54
三、预算约束59
四、消费者均衡61
五、厌恶品马歇尔需求函数的推导62
六、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66
七、厌恶品需求和供给均衡68
第三节公害物品的供给和需求68
一、公害物品与市场失灵68
二、常见的公害物品69
三、公害物品的供求分析71
第四节公共资源74
一、公地的悲剧75
二、常见的公害资源75
习题78
进一步阅读文献78
第四章灾害损失评估理论基础79
第一节间接效用函数79
第二节希克斯需求函数82
一、支出函数82
二、希克斯需求函数84
三、谢泼特引理87
第三节福利衡量的基础与指标87
一、价格变化的福利衡量指标87
二、收入变化的福利衡量指标104
三、数量变化的福利衡量指标105
习题110
进一步阅读文献110
第五章灾害损失划分111
第一节灾害损失划分111
一、按照灾害影响的对象分类111
二、按照灾害影响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分类114
第二节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114
一、存量和流量115
二、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划分115
三、直接经济损失116
四、间接经济损失118
第三节灾害损失评估中的常见问题121
一、影子价格与市场价格121
二、公共物品与自然垄断123
三、前后比较法与有无比较法124
四、重复计算125
习题126
进一步阅读文献126
第六章市场影响灾害损失评估128
第一节直接损失评估方法129
一、重置成本法129
二、现行市价法131
三、收益现值法132
第二节直接损失评估实践133
一、灾害损失评估基本步骤133
二、部门直接损失评估134
第三节间接损失预测与评估140
一、间接损失评估现状140
二、原生间接损失评估方法141
第四节投入产出模型在损失评估中的应用144
一、投入产出模型简介144
二、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145
三、价值形态投入产出模型150
四、投入产出模型应用实例152
五、投入产出模型的缺陷155
第五节CGE模型简介155
一、CGE模型应用155
二、CGE模型基本原理157
习题161
进一步阅读文献161
第七章非市场影响灾害损失评估162
第一节评估方法概述162
第二节市场评价法164
一、生产率变化法164
二、恢复成本法166
三、疾病成本法167
第三节显示性偏好法168
一、防护费用法168
二、特征价格法169
三、特征资产定价法177
四、旅行成本法179
五、各种评估方法的选择182
第四节叙述性偏好法183
一、条件价值评价法的起源与发展184
二、条件价值评价法的理论基础186
三、条件价值评价法的偏差187
习题188
进一步阅读文献188
第八章环境问题及其评估方法189
第一节经济与环境的关系189
第二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191
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提出191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解释192
三、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质疑194
第三节环境问题197
一、环境的价值197
二、环境问题的分类199
三、环境影响评估方法200
习题202
进一步阅读文献202
第九章环境污染控制经济学203
第一节经济活动与环境污染203
第二节外部性204
一、外部性的概念205
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206
三、科斯定理208
第三节最优污染水平210
一、污染物分类210
二、最优污染水平212
三、存量污染物最优污染水平216
第四节污染控制工具216
一、自愿外部性内部化工具217
二、命令控制型工具222
三、经济激励型工具223
习题229
进一步阅读文献229
第十章灾害短期经济影响230
第一节供求分析230
一、灾后商品需求的变化230
二、灾害条件下供求变化分析232
第二节弹性对均衡价格的影响234
一、需求价格弹性234
二、供给价格弹性236
三、弹性对灾后价格变化的影响238
习题239
进一步阅读文献239
第十一章灾害与长期经济增长240
第一节灾害与宏观经济变量240
一、国内生产总值240
二、总投资242
三、国际收支242
四、公共财政243
五、价格水平245
六、失业率245
第二节灾害与生产可能性边界245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245
二、灾害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影响246
第三节灾害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248
一、对增长路径存在有利影响249
二、灾害阻碍长期经济增长251
三、灾害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情形251
习题252
进一步阅读文献253
第十二章生命价值评估254
第一节人力资本法255
一、人力资本法简介255
二、人力资本法的意义和局限性257
第二节支付意愿法258
一、生命价值概念258
二、降低死亡概率的边际支付意愿261
三、存在多种风险的边际支付意愿267
第三节多期选择模型269
一、个人偏好与时段选择269
二、动态模型270
第四节意外死亡的赔偿271
一、生命价值不能成为死亡赔偿标准的原因271
二、我国死亡赔偿金的设定标准272
第五节生命价值评估实践275
一、内涵工资法275
二、价格-风险法284
习题286
进一步阅读文献286
第十三章灾害风险管理概述287
第一节风险287
一、风险的概念287
二、风险的分类288
三、灾害风险290
四、风险的变化292
五、风险与灾害、人类行为的关系294
第二节风险管理概述294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294
二、风险管理目标295
第三节风险管理流程299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299
二、国际标准化组织风险管理原则与流程301
三、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风险管理流程309
习题322
进一步阅读文献322
第十四章灾害风险评估方法324
第一节概率论和统计学基本概念324
一、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324
二、概率分布的数字特征327
第二节常用的损失分布及性质333
一、二项分布333
二、泊松分布334
三、正态分布336
第三节风险的度量339
一、损失频率339
二、损失程度342
三、风险矩阵344
四、损失金额的概率分布344
第四节超概率曲线345
一、灾害损失频率与损失程度的关系345
二、超概率曲线概念347
三、超概率曲线应用349
习题351
进一步阅读文献352
第十五章灾害风险管理措施353
第一节风险管理措施概述353
一、风险控制353
二、风险融资355
三、不同风险管理措施对发展水平的影响356
四、风险管理措施的选择357
第二节风险融资358
一、保险358
二、再保险362
三、巨灾风险证券化365
习题369
进一步阅读文献369
第十六章减灾经济分析370
第一节概述370
一、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370
二、减灾工具371
第二节最优减灾投入373
一、减灾的作用373
二、总量分析374
三、边际分析376
第三节减灾的成本收益分析378
一、成本收益法理论基础378
二、资金等值计算379
三、评价经济指标概述385
四、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386
习题392
进一步阅读文献393
第十七章恢复重建理论394
第一节灾后恢复重建概述394
一、恢复的概念394
二、恢复的类别395
第二节最小补偿投资395
一、影响上限396
二、影响下限397
三、最小补偿投资400
四、总补偿支出401
五、具有时间参数的最小补偿投资402
第三节灾后恢复重建索洛模型404
一、索洛模型简介404
二、灾害经济索洛模型408
习题413
进一步阅读文献413
参考文献414
后记4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