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黎历在目

黎历在目

  • 字数: 17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黎延奎 著 苏杭 编
  • 出版日期: 2024-08-01
  • 商品条码: 9787229187873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该书文字朴实真挚、描写生动有趣,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阅读起来轻松愉悦,可读性极好。作者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优秀的写作水平,所写的故事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至今三峡库区百姓生活的时代变迁,深切反映了重庆本土文化特色,对读者有较好的阅读欣赏价值。此外,作者宝贵的一线采编经历,也能给新闻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学习参考的经验与思考。 装帧设计创新点: ★ 创新采用正反翻设计,正看反读皆可行 ★ 精装小开本,高品质、宜收藏 ★ 全书三种优质特种纸,阅读体验感飙升 ★ 亮色烫金工艺,尽显低调的奢华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一本讲述作者从业多年新闻采写工作经历的文学作品集。全书共收录文章33篇,分为“采访那些事”和“回不去的从前”两个部分。书名“黎历在目”是“历历在目”一词的谐音,该词义为遥远的事物或记忆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此处作谐音与作者姓氏“黎”妙用,同时与书稿内容相契合。 上篇“采访那些事”,有文章17篇,主要讲述作者从事电视记者职业生涯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内容包括其在重庆巫山、万州、奉节等三峡库区的采访和拍摄经历。其中《见证泪别的日子》记录了三峡库区长坪移民的经过;《难忘是下庄》讲述了巫溪县下庄村村民修路的艰辛;《叠印在夔门钢索上的孤独身影》揭秘高空行走大师杰伊·科克伦从一根钢丝上跨过夔门的创举;《守望麻风村》是作者带着惶恐走进麻风村的实录;《桩桩妹和她的儿女们》讲述的是一个失去双手的孤老与一个村庄的乡亲之间的温情故事;《神秘的诱惑》讲的是中法洞穴探险的经历…… 下篇“回不去的从前”,有文章16篇,均是作者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主要表现为对父母、亲朋、同事、故乡、老物件等的怀念与感慨。 全书文字朴实真挚、描写生动有趣,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阅读起来不费力,其出版可使读者感受到在20世纪晚期真实的长江三峡库区生活情况,也可对新闻从业者产生一些启迪和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黎延奎,男,重庆市万州区人。早年入职万县地区电视台担任记者,后调万州区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纪委,现任中共重庆市纪委驻重庆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长。从事电视采编和宣传管理工作三十多年,最早发现和报道了巫山下庄村毛相林、移民先锋冉绍之等多位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拍摄了大量三峡历史文化影像,报告文学《难忘是下庄》《守望麻风村》,电视纪录片《李长亮七年打工为求学》《引力》等50多件新闻作品和《东方时空告诉我们什么》《不要忘记摄像机的耳朵》《话需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电视新闻评论的价值取向》等多篇传播学论文获全国、省部级奖励。
目录
亲历·记录·回望 采访那些事 难忘是下庄 002 又走下庄 022 守望麻风村 028 神秘的诱惑 039 艰辛,总有收获 051 肩扛一栋楼 059 风雪走尖山 067 七曜山逸事 074 没有见到主人公的电视采访 081 暗访 086 叠印在夔门钢索上的孤独身影 092 见证泪别的日子 101 桩桩妹和她的儿女们 108 《记者观察》观察了啥? 115 典型宣传 124 圈内“糗事” 135 真实就是力量 140 回不去的从前 温暖的往事 002 童年的小院 006 老城墙 019 罚跪的童年 022 第一张奖状 025 黑马 027 空调 030 亲如一家 037 温暖的往事 002 童年的小院 006 老城墙 019 罚跪的童年 022 第一张奖状 025 黑马 027 空调 030 亲如一家 0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