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术风气与现代转型

学术风气与现代转型

  • 字数: 2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刘小云 著
  • 出版日期: 2013-09-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4564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晚清民国,中国固有的知识与制度在外部冲击和影响下发生巨变,作为知识与制度的酝酿、产生和运作的主场地,大学及其研究机构的设立与运行,集中体现了变化的各个层面。1926-1949年中山大学人文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所体现出来的学术转变,浓缩了中国学术转型过程的诸多层面,可以见微知著。整理国故运动对于中国固有学术的解构具有重要影响,它使以经学为主导的传统学术格局最终解体,整个学术按照现代西学规范重新分类,史学地位上升。中大语史所明确标举语言历史学,从笼统的国学研究,转向史学研究,民俗学、语言学、考古学、人类学成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在中大语史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研院史语所,进一步确立傅斯年提出的“史学便是史料学”,并迅速产生实效。以中大语史所为中转,以顾颉刚、傅斯年为代表的学者,崇尚“为学问而学问”,跃升为1930年代中国学术界的主流。
目录
绪论
学术史
史料与方法
第一章 从国学到史学
第一节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的建立
第二节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各学会的创立与活动
第三节 “作语言历史学之科学研究”
第四节 学术分歧与人事纠葛
第二章 “中大读经”
第一节 中山大学读经课程设置及其校内反应
第二节 中山大学中文系读经课程的实施
第三节 校外回响:武人倡行读经
第四节 中山大学读经迭起风波
第五节 “中大读经”遗风余韵
第三章 “现代史学运动”
第一节 “时代化”、“科学化”的“新史学”
第二节 “现代史学”社会科学化背景下的中大哲学、社会学
第三节 “现代史学”旗帜下的学术分歧
第四节 “现代史学”的“良友”及其批评者
第四章 从民俗学到人类学
第一节 中山大学民俗学东山再起
第二节 “西南夷地百蛮种,都是神明胄裔分”
第三节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设立
结语
后记
附表
征引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