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绘画

绘画

  • 字数: 21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美)库克 著作 何守源 译者
  • 出版日期: 2011-08-01
  • 商品条码: 97871211425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绘画:建筑的原动力(全彩)》绘画之于建筑师,恰似撰稿之于作家。设计师笔走龙蛇、神游物外,匆匆记下的必为手、脸、鼠标等与大脑交互活动、相得益彰的无意识过程。无论纸上涂鸦抑或数字加工,图形贯穿于建筑创作之始终。绘画铸就了设计构想转化为建筑实体产品或其他具象化呈现方式(诸如电脑屏显图像以及其他视觉艺术形式)的基础。此外,绘画也是摆脱建筑窠臼的手段,为我们铺就恣意驰骋想象、尽情挥洒才思的梦幻之路。绘画,的确是建筑原动力不竭的源泉。
内容简介
本书探幽发微,专就绘画在建筑领域发挥的创造性作用展开阐述,堪称图像化设计主要拥趸之一——彼得.库爵士为建筑绘画书写的一首赞美诗。作者将阐发的主题分成多个章节,有条不紊地剖析了绘画与动机、策略、形象、影像、境界、科技、表面效果、奇幻建筑之间的关系。他以行云流水般的感性文字,多方面讨论了绘画的作用,将我们的目光引向彪炳史册的一些建筑大师或有名机构,诸如希思.罗宾逊、休.费里斯、亚瑟.贝里斯福德.皮特,直至弗兰.盖里、扎哈.哈迪德、罗恩.赫伦、希默尔伯劳公司、伯拉德.屈米、莱仳斯.伍兹等。
作者简介
彼得?库,身兼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教授、伦敦大学学院与施塔德尔艺术学院名誉教授之职,并一手缔造了“建筑电讯派”,是2003年夺得英国皇家建筑金奖的业内先驱。他与科林?福尼耶携手打造了格拉兹博物馆,担纲设计了柏林、马德里的公寓大厦。本人的绘画作品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篷皮杜中心、法兰福德意志建筑博物馆、奥尔良法国建筑工业协会、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东京日本建筑师收藏馆等多家单位。2007年,库以其在教育、建筑领域内取得的杰出成就,受到皇家册封,荣膺爵士爵位;现任霍公司伦敦奥林匹体育馆建设项目顾问,并自办螃蟹工作室(CRABstudio),在西班牙、意大利两地开展业务。
目录
引言 007
绘画与动机 008
绘画与策略 027
绘画与形象 053
绘画与影像 072
绘画与构造 090
绘画:打造环境,经营气氛 109
绘画与科技 133
绘画与建筑表面 153
诡异的绘画,离奇的现实 175
摘要
    封闭、黑白色调一统天下的俄罗斯建筑设计界提出了挑战。拉可夫・切尔尼科夫的代表作品《建筑之梦:101幅作品集》(1933年出版),多以“工业设施”色彩浓厚的建筑物为设计主题。硕大的建筑体凸显于煌煌巨制式的规划框架之中.椎形建筑物兀立于带状网格或代表窗户的条块之前。生动而不失和谐的外观,使他的作品洋溢着纯建筑设计之外的气息。被同时代人斥为“过度美术化”作品的《建筑之梦》,以其清新的画风、完善的构图和明确的意图,在喧嚣一时的许多业界同人的作品渐被历史所湮没的情况下,终得跨越时代而流芳今世。大片的蓝色、飘逸的红条,此间喷薄欲出的视觉冲击力,难以抵御。由此上溯到大约12年前,德国表现主义建筑师、画家、诗人赫尔曼・芬斯特林创作了足以动摇建筑艺术既定体系的作品。他1920年完成的《建筑》远不及他本人的其他作品著名,但笼罩画面的神秘气氛所蕴涵的独特魅力,同类作品概莫能及。他笔下的楼宇不是坚固的结构体,而是如同悬垂的帐幔一般,给人轻摇漫卷的印象,即使有着大片水彩色块发挥均衡作用,柔曼的格调也难以掩饰。第5章中谈到的弗雷德里克・凯斯勒的作品不能与此相提并论:芬斯特林绘制的建筑画布局意图表达清楚,局部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对象的固态特征。地坪处理上作者只预留了点滴痕迹却又惜墨如金,不加任何修饰以免破坏整个构造体系。然而,有一些交接点的暗示信息,表明绘画展示的仅为建筑物之冰山一角。时至今日我才明白,当我草制格拉兹艺术馆之类的大厦时,正是这些图片当时一直萦绕在我的潜意识中――提示我借一斑而窥全豹在设计工作中妙用无穷的道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