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职教名家谈职教

职教名家谈职教

  • 字数: 28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郭扬 编 著
  • 出版日期: 2013-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102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职教名家谈职教》是2010年到2012年3年间,《江苏教育》杂志邀约郭扬为其新创办的职业教育版主持“名家视线”专栏的特约专稿汇编。书中辑录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3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关于职教改革发展的多方论述,反映了近年来国内职教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和重点问题,可供从事职教工作的行政人员、科研人员、教学与管理人员等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特将其归编为“理念与发展”、“产业与需求”、“研究与实验”、“体系与比较”、“课程与教学”、“忆念与感怀”六个篇章;同时,每一位名家的专稿都由“主编导读”和“名家论述”两大部分所组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这些名家的相关信息和背景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所论述的题目及其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作者简介
    郭扬,广东潮阳人,1961年生于上海。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科研规划项目工作小组副组长,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名家视线”专栏特约主持人。个人专著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史纲》(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年版)、《高职院校课程模式开发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等,合作编著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职业教育十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年版)、《现代职教课程论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职教课程模式开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等多部;主持及参与各类职教研究课题多项,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上海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
目录
第一部分 理念与发展篇
职教战线如何贯彻“五个必须”和二十字工作方针(张天保)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概念模型与发展战略思考(马树超)
以新思维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
――从《纲要》看未来十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孙琳)
职业院校发展的几个共同话题(李进)
关于我国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十点意见(陈宇)
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几个观点(贺贤土)
第二部分 产业与需求篇
关于职业教育供需关系的理性思考(姜大源)
职业教育:引领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胡卫)
服务业的提升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变革(吕鑫祥)
浅谈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机械工业职业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实践(孙长庆)
技工-技师系列等级制论述
――阶梯状人才结构系统的拓展(张固)
知识型技能员工的能力培养(刘桂林)
第三部分 研究与实验篇
加强职教科研队伍建设,推动职教科研水平提高
――与中青年职教学者共勉(杨金土)
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特尔斐法的运用价值与范畴(朱德全)
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与实验(余祖光)
以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试验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杨克)
县级职教中心创新办学模式和拓展服务功能(高鸿)
关注数字背后的中职校长生态(邢晖)
第四部分 体系与比较篇
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尚志平)
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明确的前提(徐涵)
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石伟平)
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启示(张建荣)
中高职课程衔接:依据、制度与方法
――英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借鉴(刘育锋)
第五部分 课程与教学篇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本质观与价值观(邓泽民)
“多元整合”课程模式创新的策略思想(黄克孝)
谈谈对于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认识的深化(雷正光)
职教教学:现代和传统的碰撞(徐朔)
第六部分 忆念与感怀篇
改革要有超越传统的创新观念(孟广平)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教育发展中值得深入探讨的两个问题(严雪怡)
严雪怡先生职业技术教育思想综述(夏建国)
严雪怡论技术人才与技术教育(徐国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