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

  • 字数: 34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林健 著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24217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研究和制订“很好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案,以及推动相关高校建立很好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所形成和积累的系统性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均是“很好计划”参与专业提高很好工程师培养质量、建立很好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和接受教育部“很好计划”质量评价及实施工作检查所必须具备的。
本书内容由五部分组成。靠前部分全面诠释了在很好工程师培养领域具有纲领性作用的很好工程师培养国家标准——“很好计划”通用标准。第二部分通过分析研究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借助工程教育认证支持提高很好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可行性。第三部分在分析和比较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与“很好计划”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探讨建立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很好计划”质量评价机制。第四部分首先对“很好计划”的10条专门要求依次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讨论,然后从参与专业和评估专家两个不同的角度,从专家考查重点、专家考查形式、专家判断达标的依据、专业需要提供的材料、可能存在的误区、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等9个方面分析和研究每条专门要求。第五部分依次从影响因素、全面质量管理、保障体系、过程监控、持续改进、企业学习和质量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很好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
作者简介
林健,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公共管理学博士生导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isity)管理学博士、博士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五邑大学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薪酬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高等学校管理、高等工程教育、薪酬与绩效管理、组织战略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等。
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40余篇,其中在scI,SSCI,EI,CSSC:I以及ISTP收录论文170余篇。发表论文被引次数逾5000次,其中近年发表的工程教育领域的学术论文被引次数近2500次。
先后出版《战略视角下的大学管理》、《大学薪酬管理——从实践到理论》和《很好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等4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专著。
目录
第1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
1.1“卓越计划”标准体系的构成
1.2“卓越计划”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
1.2.1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要求
1.2.2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知识要求
1.2.3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1.3“卓越计划”工程硕士人才培养通用标准
1.3.1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要求
1.3.2硕土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知识要求
1.3.3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1.4“卓越计划”工程博士人才培养通用标准
1.4.1博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要求
1.4.2博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知识要求
1.4.3博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1.5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2章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
2.1导言
2.2工程教育认证与教育教学理念转变
2.2.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2.2强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
2.2.3注重教育产出和实际成效
2.2.4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标
2.2.5以持续改进促进质量不断提升
2.3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与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化
2.4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制定
2.5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专业培养标准
2.6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改进
2.7工程教育认证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8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科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第3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
3.1“卓越计划”重点任务与工程教育认证的作用
3.1.1“卓越计划”的重点任务
3.1.2工程教育认证的作用
3.2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学生VS“卓越计划”关于学生的要求
3.2.1表格对照
3.2.2比较分析
3.3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培养目标VS“卓越计划”主要目标和对培养标准的要求
3.3.1表格对照
3.3.2比较分析
3.4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毕业要求VS“卓越计划”本科通用标准
3.4.1表格对照
3.4.2比较分析
3.5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持续改进VS“卓越计划”质量监控
3.5.1表格对照
3.5.2比较分析
3.6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课程体系VS“卓越计划”对课程体系的要求
3.6.1表格对照
3.6.2比较分析
3.7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师资队伍VS“卓越计划”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3.7.1表格对照
3.7.2比较分析
3.8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支持条件VS“卓越计划”对支持条件的要求
3.8.1表格对照
3.8.2比较分析
3.9“卓越计划”有别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专门要求
3.10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4章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评价探析
4.1导言
4.2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与“卓越计划”基本要求
4.2.1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学生
4.2.2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培养目标
4.2.3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毕业要求
4.2.4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持续改进
4.2.5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课程体系
4.2.6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师资队伍
4.2.7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支持条件
4.3“卓越计划”质量评价的总体思路与指导思想
4.3.1“卓越计划”质量评价的总体思路
4.3.2“卓越计划”质量评价的目标意义
4.3.3“卓越计划”质量评价的价值导向
4.3.4“卓越计划”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
4.4“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4.5“卓越计划”质量评价的主要环节与评价结果
4.5.1主动提出申请
4.5.2提交自评报告
4.5.3专家现场考查
4.5.4质量评价结果
4.5.5“卓越计划”质量评价工作流程
4.6工程教育认证与“卓越计划”质量评价工作的比较
4.7开展“卓越计划”质量评价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4.7.1如何安排“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接受质量评价
4.7.2不在认证专业领域的试点专业质量评价问题
4.7.3“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专家现场考查时间
4.7.4“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专家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第5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门要求释议
5.1“卓越计划”基本要求与专门要求
5.2学校标准的制订——(专门要求1)释议
5.3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改革
5.3.1(专门要求2)释议
5.3.2(专门要求3)释议
5.4教师队伍建设
5.4.1(专门要求4)释议
5.4.2(专门要求5)释议
5.5校企联合培养
5.5.1(专门要求6)释议
5.5.2(专门要求7)释议
5.5.3(专门要求8)释议
5.6工程教育面向世界——(专门要求9)释议
5.7学校支持保障——(专门要求10)释议
5.8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6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门要求考查评价分析
……
第7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