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宋词三百首新编

宋词三百首新编

增强人文素养  培养鉴赏能力  提高写作技巧
  • 字数: 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作者: 王爽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71169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为了帮助党员干部更好地阅读和学习宋词,我们参考了多种宋词的很好选本,辑成《宋词三百首新编》,本书设有原文、疑难注释、作者简介(每位作者只介绍一次)、白话译文,针对重要的作品还设有名句赏析、知识链接等栏目,并配有精美的古代名画插图。
作者简介
王爽,1980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毕业于东北大学。著有《孔子回答人生的108个感悟》《易经回答人生的108个感悟》《先哲智慧回答人生的感悟》等国学类图书。从事图书出版行业多年,策划、参与编辑国学类图书数十余种。
目录
词的概说
词的概念、分类与流派
词牌与词题
词的格律
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王禹偁
点绛唇[雨十艮云愁]
钱惟演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潘阆
酒泉子[长忆观潮]
林逋
相思令[吴山青]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
红窗迥[小园东]
望海潮[东南形胜]
曲玉管[陇首云飞]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采莲令[月华收]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鹤冲天[黄金榜上]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苏幕遮[碧云天]
剔银灯[昨夜因看蜀志]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张先
千秋岁[数声韪鹅]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
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
摘要
前言或编辑心得或其他(100字以上200字左右)
前  言
    中华传统文化灿若星河,兴盛于有唐一代的诗、起源于唐而兴盛于宋的词、起源于宋而兴盛于元的曲三种文学形式前后绵延,接续关联,共同构架起了传统文化的三座高峰.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识。
    唐朝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它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将古典诗歌所特有的音律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唐朝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涌现出的诗人有两千多位,流传下来的作品近五万首。鲁迅曾高度称赞唐诗的成就:“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
    词是一种新型格律诗,因其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又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词以生动的意象、流杨的韵律、凝练的结构,深受两宋文人的喜爱。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与唐诗并称双绝,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曲盛行于元代,有着诗、词所不具备的特点,诗词传情达意比较含蓄,而曲则大多直露浅白,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而更加贴近百姓生话。元曲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的工具,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与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阅读与欣赏古诗词,可以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或是无情揭露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或是描写边塞风情来抒发强烈的爱国情怀;或是歌颂祖国瑰丽的山河;或是将笔触转向个人世界,抒发人生的际遇、抱负,表达人间的亲情、友情或爱情。正所说“伟人英雄,歌以咏志;达官巨贾,诵以怡情;志者学人,习以修身”,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在诗词中找到所需要的东西,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说,古诗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陶冶了人的情操提高了人的审美能力,夯实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对于广大的党员干部来说阅读和欣赏古诗词可以增强人文素养、陶冶情操、升华境界、激励斗志,进而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动社会风气的转变,带领人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宏伟目标的新征程中奋勇前进。
    为了帮助党员干部更好地阅读和欣赏古诗词,我们参阅了多种唐诗、宋词、元曲的优秀选本,辑成《唐诗三百首新编》《宋词三百首新编》《元曲三百首新编》。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做到版本权威可靠、注释详细准确、译文精当优美、赏析生动深刻。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书中还配有精美的古代名画插图。可以说,本系列书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既可以为读者阅读欣赏古诗词提供帮助,又能为读者深刻领会古诗词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