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工电子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

  • 字数: 6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曹才开,熊幸明 等 编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14895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电工电子技术》凝聚了编者曹才开、熊幸明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和编写教材过程中的深刻体会。
全书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共16章。
电工技术部分共有8章,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正弦稳态交流电路(包括谐振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一阶动态电路分析;磁路与变压器;交流电动机与微特电机;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系统;工厂供电与电工测量。
电子技术部分共有8章,主要内容有: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基础;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正弦振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基本逻辑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
每章有小结和习题,书末提供了部分习题答案,便于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
本书除标“*”号章节外,适用讲课学时为60学时左右。
本书可作为本科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电工学课程的教材,也适用于高职高专、成人高等教育各电类专业相关课程,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前言
上篇电工技术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实际电路和工作方式
1.1.2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
1.1.3集总假设与集总电路
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2.1电流的参考方向
1.2.2电压的参考方向
1.2.3电压、电流的关联参考方向
1.3电路的功率
1.4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
1.4.1无源元件
1.4.2有源元件
1.5基尔霍夫定律
1.5.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5.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6电路中电位的概念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1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1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
2.1.2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等效变换
2.2电源的等效变换
2.2.1实际电源的两种等效模型
2.2.2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与并联
2.3有源单口网络的等效——戴维南定理
2.4支路电流法
2.4.1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思想
2.4.2支路电流法的步骤
2.5叠加原理
2.6节点分析法
2.6.1节点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2.6.2通过观察直接列写节点方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正弦稳态交流电路
3.1正弦量的三要素与有效值
3.1.1正弦量的三要素
3.1.2正弦量的有效值
3.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及相量电路模型
3.2.1复数的复习
3.2.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2.3电路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3.2.4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2.5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电路模型
3.3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3.3.1阻抗与导纳的概念
3.3.2阻抗(导纳)的串联与并联
3.4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3.4.1瞬时功率
3.4.2平均功率和功率因数
3.4.3无功功率
3.4.4视在功率和额定容量
3.4.5复功功率
3.4.6功率因数的提高
3.5正弦交流电路中的谐振
3.5.1串联谐振
3.5.2并联谐振
3.6三相交流电路
3.6.1对称三相电源
3.6.2三相负载的联结
3.6.3三相电路的功率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4.1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计算
4.1.1换路定律
4.1.2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计算方法
4.2RC电路的响应
4.2.1R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4.2.2R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4.2.3RC电路的全响应
4.3RL电路的响应
4.3.1RL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4.3.2RL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4.3.3RL电路的全响应
4.4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4.4.1一阶电路的响应规律
4.4.2三要素分析法
*4.5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4.5.1微分电路
4.5.2积分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磁路与变压器
5.1磁路的基本概念
5.1.1磁路的基本物理量
5.1.2磁路的组成
5.1.3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5.2磁路欧姆定律
5.3交流铁心线圈
5.3.1电磁关系
5.3.2铁心线圈的功率损耗
5.4变压器
5.4.1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5.4.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5.4.3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5.4.4变压器的使用
*5.5其他变压器
5.5.1三相变压器
5.5.2自耦变压器
5.5.3仪用变压器
5.5.4电焊变压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交流电动机与微特电机
6.1电动机的种类和用途
6.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6.2.1定子结构
6.2.2转子结构
6.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6.3.1旋转磁场
6.3.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6.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6.4.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
6.4.2电磁转矩
6.4.3机械特性曲线
6.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
6.5.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6.5.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
6.5.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6.5.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6.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6.6.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和额定值
6.6.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用常识
6.7单相异步电动机
6.7.1单相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6.7.2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类型与应用
*6.8微特电机
6.8.1伺服电动机
6.8.2测速发电机
6.8.3步进电动机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7.1常用低压控制电器
7.1.1常用开关电器
7.1.2交流接触器
7.1.3继电器
7.1.4其他常用电器
7.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
7.2.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线路
7.2.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向起停控制线路与自锁
7.2.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7.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控制方式
7.3.1行程控制
7.3.2时间控制
7.3.3顺序控制
7.3.4多点控制
7.3.5制动控制
7.3.6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工厂供电与电工测量
8.1电力传输的概念
8.2工厂供配电系统简介
8.2.1供电系统
8.2.2工厂配电线路与配电电压
8.3安全用电常识
8.3.1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8.3.2几种触电方式
8.3.3接地与接零
8.3.4触电急救常识
8.4节约用电常识
8.4.1节约用电的意义
8.4.2节约用电的主要途径
8.5电工测量仪器的基础知识
8.5.1电工仪表的分类和符号
8.5.2电工仪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5.3电工仪表的选用常识
8.6电工测量技术
8.6.1电流的测量
8.6.2电压的测量
8.6.3电功率的测量
本章小结
习题
下篇电子技术
第9章半导体器件
9.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9.1.1本征半导体
9.1.2杂质半导体
9.1.3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9.2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
9.2.1二极管的结构和类型
9.2.2二极管的特性与参数
9.2.3半导体二极管的应用
9.2.4特殊二极管
9.3晶体管
9.3.1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9.3.2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9.3.3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9.4场效应晶体管
9.4.1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
9.4.2场效应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放大电路基础
10.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10.1.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0.1.2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10.1.3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10.1.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10.1.5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分析
10.2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10.2.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结构
10.2.2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10.3多级放大电路
10.3.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10.3.2多级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10.4功率放大电路
10.4.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与分类
10.4.2OC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0.4.3OCL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0.4.4OTL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0.4.5集成功率放大器
10.5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
10.5.1自给偏压偏置电路
10.5.2分压式偏置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
11.1集成运算放大器
11.1.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
11.1.2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
11.1.3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参数
11.1.4集成运放的引脚和符号
11.1.5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方法
11.2负反馈放大电路
11.2.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1.2.2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及判别
11.2.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1.3基本运算电路
11.3.1比例运算电路
11.3.2加法和减法运算电路
11.3.3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11.4信号处理电路
11.4.1电压比较器
11.4.2有源滤波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2章正弦振荡电路
12.1正弦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与振荡条件
12.1.1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的基本原理
12.1.2振荡电路的平衡条件
12.1.3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
12.2RC振荡电路
12.2.1RC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
12.2.2文氏桥振荡电路
12.3LC振荡电路
12.3.1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12.3.2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12.3.3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12.4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12.4.1石英晶体的工作原理
12.4.2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3章直流稳压电源
13.1整流电路
13.1.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13.1.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3.1.3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13.2滤波电路
13.2.1电容滤波器
13.2.2电感电容滤波器
13.2.3π型滤波器
13.3稳压电路
13.3.1稳压管稳压电路
13.3.2串联型稳压电路
13.3.3集成稳压电路
13.4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13.4.1晶闸管
13.4.2单结晶体管
13.4.3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3.4.4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4章基本逻辑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
14.1逻辑代数
14.1.1逻辑代数运算法则
14.1.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4.1.3逻辑函数的化简
14.2门电路
14.2.1分立元件基本门电路
14.2.2集成门电路
14.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14.3.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14.3.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14.4加法器
14.4.1二进制
14.4.2半加器
14.4.3全加器
14.5编码器、译码器及数字显示器
14.5.1编码器
14.5.2译码器
14.5.3数字显示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5章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15.1集成触发器
15.1.1RS触发器
15.1.2JK触发器
15.1.3D触发器和T触发器
15.1.4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
15.2寄存器
15.2.1数码寄存器
15.2.2移位寄存器
15.3计数器
15.3.1二进制计数器
15.3.2十进制计数器
15.4555定时器
15.4.1555定时器的结构和功能
15.4.2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15.4.3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6章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
16.1数—模(D—A)转换器
16.1.1T形网络D—A转换器
16.1.2集成D—A转换器
16.1.3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6.2模—数(A—D)转换器
16.2.1几个基本概念
16.2.2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
16.2.3集成A—D转换器
16.2.4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6.3应用电路
16.3.1D—A转换器的应用
16.3.2A—D转换器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
附录A国产半导体器件型号及命名方法
附录B常用半导体器件参数
附录C国产晶闸管型号命名法及电参数
附录D常用模拟集成组件
附录E常用逻辑符号新旧对照表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