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灾害救助的社会学研究

灾害救助的社会学研究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伍国春 著
  • 出版日期: 2014-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380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灾害救助的社会学研究(印尼中国日本案例比较)》是国内第一本以国际化视野进行灾后紧急救助系统比较的书,其通过详实的田野调查对国外尤其是日本的救灾制度以及救灾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救灾志愿者和政府减灾两者的关系作出了新思考。提出了灾后紧急救助支持体系中政府支持(公助系统)、个人支持(自助系统)、志愿团体和社区支持(公助系统)的分工和作用,对国内今后的灾害救援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灾害是一个把灾前社会的特质显性化的过程。面对同等规模的灾害,不同社会蒙受的损失不同,从灾害中恢复过来的能力也不同,这种不同和一个社会的灾前准备和灾后救助能力密切相关。《灾害救助的社会学研究(印尼中国日本案例比较)》以公助和共助为分析框架,以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5年中国江西九江地震和2007年日本新渴中越冲地震为研究切入点,考察了不同社会的灾前准备和灾后救助的情况。《灾害救助的社会学研究(印尼中国日本案例比较)》比较了不同案例中共助的结构、资源动员情况,探讨了其得以形成的社会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制度化是把大灾后产生的临时性的灾害救助系统内化为减灾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制度化既包括政府救助,也包括社会救助。一个社会灾前的准备度越高,应对灾害的能力也就越强。
作者简介
伍国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名古屋大学博士(社会学)学位。
目录
第一章 既有研究和研究课题
第一节 既有研究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一编 印度尼西亚部分
第二章 印度尼西亚华人的灾害支援
第一节 亚齐海啸受灾情况
第二节 亚齐华人
第三节 公助支援系统的应对
第四节 华人避难和支援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编 中国部分
第三章 中国防灾减灾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完善防灾制度
第二节 新的危机管理理念
第三节 中国社会变迁和灾害应对主体的变化

第四章 江西省11.26地震的灾害应对
第一节 江西省11.26地震和受灾情况
第二节 灾区防灾制度的完善及应对
第三节 共助支援系统的应对
第四节 决定共助支援系统存在方式的社会条件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编 日本部分
第五章 日本防灾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日本防灾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新的共助支援系统的萌芽

第六章 中越冲地震中的共助支援系统
第一节 中越冲地震受灾情况
第二节 共助支援系统的组织
第三节 共助支援系统的结构
第四节 支持共助支援系统的社会条件
第五节 伴随日本社会变迁的共助支援的制度化
第六节 总结

结语 面向共助支援的理论化
第一节 从空间轴的探讨
第二节 从时间轴的讨论
第三节 共助支援系统保持活力的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