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有无之境

有无之境

  • 字数: 37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来 著
  • 出版日期: 2013-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22669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阳明哲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全书把哲学史研究、比较哲学研究、文化问题研究和文献史料研究合为一体,对王阳明哲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哲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哲学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力图呈现出王阳明哲学的基本性格和整体面貌。
本书作为系统研究王阳明哲学的专著,思境恢弘,学理精审,史料详尽,在王阳明哲学思想研究的各个重大问题上都提出了新的分析和诠释,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思想把握上的理论造诣和文献把握上的学术功力,代表了当代阳明学研究的高端水平。
本书虽集中在王阳明哲学的研究,但其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对整个阳明学、宋明理学乃至中国古典哲学的研究皆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
作者简介
陈来,198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1986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90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等。主要著作有《朱子哲学研究》、《朱子书信编年考证》、《宋明理学》、《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人文主义的视界》、《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孔夫子与现代世界》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一 有我与无我/3
二 戒慎与和乐/8
三 理性与存在/11
第二章 心与理/18
一 心即理说的提出/18
二 心即理说的内涵/22
三 心即理说的诠释/31
四 心即理说的矛盾/37
第三章 心与物/43
一 心与意/43
二 意与事/46
三 心与物/51
四心物同体/56
第四章 心与性/60
一 未发与已发/60
二 心之本体/68
三 心与性/75
第五章 知与行/86
一 知行合一的内容/86
二 知行合一的宗旨与工夫/97
三 知行合一的分析/105
第六章 诚意与格物/109
一《大学》古本与古本序/110
二 诚意/116
三 格物与格心/121
四 格物之辩/124
五 《大学问》的格物说/139
第七章 良知与致良知/148
一 致良知说的提出/149
二 良知/154
三 致良知/165
四 从格物到致知/172
第八章 有与无/179
一 天泉证道/180
二 无善无恶/189
三 心体与性体/198
四 儒与佛/202
五 有与无/207
六 严滩问答/213
第九章 境界/218
一 有无之境/218
二 无我为本/224
三 狂者胸次/234
四 与物同体/239
第十章 工夫/256
一 工夫之内外本末/256
二 工夫之有无动静/272
第十一章 结语/294
一 早年历程/295
二 中岁教法/300
三 晚年化境/303
四 身后流变/305
第十二章 附考/311
一 《年谱》笺证/311
二《续编》书札考/326
三越城活动考/333
四著述辨疑/345
1《传习录》/345 2《大学古本旁释》/351
附录
心学传统中的神秘主义问题/359
一 引言/359
二 明代心学的神秘体验/362
三 宋代心学的神秘体验/370
四 理学对于神秘主义的批评/378
五 结语/380
阳明年表要略/385
征引书目/387
索引/392
后记/39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