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主集中制的起源

民主集中制的起源

  • 字数: 3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董德兵 著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144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早期工人运动先驱者为工人阶级政治组织的建立、力量的集中做出了历史贡献。随着工人阶级政党的生存环境和活动方式的变化,工人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开始由绝对集中制向民主制缓慢转型。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参与和领导了正义者同盟的改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奠定了工人阶级政党民主制组织原则的基础。在第一国际时期,民主制组织原则得到了坚持。第二国际采取较为松散的组织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第二国际内各民族国家建党的过程中,强调民主制,反对领袖个人独裁。以列宁为首的俄国社会民党人充分认识到“组织的武器”的重要性,强调建立具有俄国特点的组织形式。继孟什维克1905年11月提出民主集中制原则之后,列宁也与1905年12月确认民主集中制是不容争论的原则。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在1906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统一代表大会上(四大)得到了一致确认。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也历经“民主集权制”、“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高度民主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演变。
作者简介
董德兵,男,安徽六安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从事国际共运史、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委托重大项目“党中央治国理政党建思想研究”子课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创性贡献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研究”。
目录
序 兼论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一)“冷热不均”的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状况回顾
三、研究构思
(一)研究方法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早期工人阶级革命团体的组织原则
一、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要求建立自己的政治组织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前的斗争
(二)政党与使命
二、工人运动先驱者的探索
(一)法国先驱者的理论和实践
(二)德国先驱者的探索
三、集中制是早期密谋组织的通则
(一)民主集中制的客观必然
(二)“少数革命家的革命
四、工人阶级组织的出现
(一)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确立
(二)英国政党政治与宪章派
(三)正义者同盟组织原则的嬗变
第二章 民主制组织原则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组织原则
(一)“从密谋传统中解放自己
(二)“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
二、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时期
(一)第一国际的组织原则
(二)第二国际
三、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民主生活
(一)拉萨尔派的极端集中制
(二)爱森纳赫派由“自治制”走向“民主制
(三)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建立
第三章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初期的民主集中制
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
(一)1861年后的俄国革命形势
(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
二、列宁和马尔托夫的争论
(一)一个党员要不要参加党的一个组织
(二)集中制抑或“自治制
三、卢森堡的介人
(一)卢森堡对列宁的质疑
(二)列宁对卢森堡的回应
(三)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第四章 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
一、民主集中制正式提出
(一)1905年革命
(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四大”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