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对中下游生态水文的影响

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对中下游生态水文的影响

  • 字数: 21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作者: 张楠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3-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70106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7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对中下游生态水文的影响》(作者张楠、尚永立、江红、郭海)介绍了长江上游大型水利工程情况,分析了长江上游的水文气象特征,以及长江上游主要大型水利工程对水文特征的影响,通过改进分布式水文模型、生态调度模型构建了长江下游水文循环模型及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模型,很后从长江上游水库群不同蓄水时间、降雨量变化方案下三峡水库来水量,下泄水量,以及中华鲟产卵期、四大家鱼产卵期水文过程变化情况,描述长江上游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中下游生态水文的影响。
《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对中下游生态水文的影响》可供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工程、水文模型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大学教师、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从事水文模拟、水资源规划与调度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张楠,男,1981年生,工学博士。2011年毕业于河海大学,研究方向为水文学及水资源。攻读博士期间获得“很好毕业研究生”、“很好研究生”等称号。目前,以靠前作者发表在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Journal of Hydroinformatics、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水利学报》等刊物上的科研论文共计1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EI、ISTP收录4篇。参加了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WR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thodology in Hydrolog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Enviroment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黄河靠前论坛等靠前会议,现工作于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尚永立,男,1969年生,河南新乡人,武汉大学工程硕士,不错工程师。南水北调沁河倒虹吸施工负责人,从事黄河防汛及工程管理工作20年。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著2部,获水利部黄委会科技进步奖3项,现工作于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江红,女,1981年生,工学硕士。2010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研究方向为水文学及水资源。已在靠前外期刊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SCI、EI、ISTP检索5篇。参加了黄河靠前论坛等靠前会议,现工作于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郭海,男,1982年生,甘肃环县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经济师、一级建造师。从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篇,现工作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内容
第2章长江上游大型水和工程情况
2.1金沙江流域主要大型水利工程
2.2雅砻江流域主要大型水利工程
2.3岷沱江流域主要大型水利工程
2.4嘉陵江流域主要大型水利工程
2.5乌江流域主要大型水利工程
2.6长江上游干流主要大型水利工程
第3章长江上游水文气象特征分析
3.1长江上游干支流径流量变化特性研究
3.1.1集对分析法
3.1.2长江上游各流域径流量丰枯变化
3.2长江上游地区降雨量时空变化分析
3.2.1旋转经验正交(RE()F)
3.2.2长江上游各时段降雨量变化
3.2.3长江上游降雨量的空间特征
3.2.4长江上游降雨量的演变趋势
第4章长江上游主要大型水利工程对水文特征的影响研究
4.1研究站点及数据收集
4.2河流水文特征变化程度分析研究
4.3宜昌站与长江上游支流流量变化分析
4.4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对径流量特性影响分析
4.4.1雅砻江流域径流量计算分析
4.4.2嘉陵江径流量计算分析
4.4.3岷沱江径流量计算分析
4.4.4乌江径流量计算分析
4.4.5上游干流径流量计算分析
4.5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对输沙量的影响分析
4.5.1雅砻江流域泥沙计算分析
4.5.2岷沱江流域泥沙计算分析
4.5.3嘉陵江流域泥沙计算分析
4.5.4乌江流域泥沙计算分析
4.5.5上游干流泥沙计算分析
4.6葛洲坝、三峡水库对水温的影响分析
4.6.1葛洲坝水库的影响
4.6.2三峡水库的影响
第5章长江上游水文循环模型及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模型研究
5.1长江上游水文循环模型(SWAT模型)的构建及改进
5.1.1模型资料的选取
5.1.2swAT模型水库调度模块
5.1.3长江上游人类取用水的设定
5.1.4参数敏感性分析
5.1.5模型的率定与检验
5.2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模型的建立
5.2.1三峡梯级水库生态调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5.2.2三峡梯级水库水热平衡模型的建立
5.2.3三峡梯级水库调度运用基本参数与指标
5.2.4三峡梯级水库常规调度运行方式
第6章长江上游大型水利工程对中下游生态水文的髟响
6.1三峡水库下游河道内不同时段适宜环境流量的确定
6.1.1下游河道内不同时段适宜环境流量的确定
6.1.2中华鲟产卵繁殖期(10~11月)生态水文要素变化
6.1.3四大家鱼产卵繁殖期(5~6月)生态水文要素变化
6.2长江上游水库不同蓄水时间对中下游河流生态水文的影响
6.2.1上游水库不同蓄水时间方案的设置
6.2.2三峡水库来水量年内变化
6.2.3三峡水库下泄水量年内变化
6.2.4对中华鲟产卵期水文过程的影响
6.2.5对四大家鱼产卵期水文过程的影响
6.3长江上游降雨量变化对中下游河流生态水文的影响
6.3.1降雨量变化方案的设置
6.3.2三峡水库来水量年内变化
6.3.3三峡水库下泄水量年内变化
6.3.4对中华鲟产卵期水文过程的影响
6.3.5对四大家鱼产卵期水文过程的影响
6.4结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