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工科学科竞赛引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 模式与实践

新工科学科竞赛引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 模式与实践

  • 字数: 35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沈彬 编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23644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我国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分析了学科竞赛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与意义,提出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又红又专"复合型人才的"创+思政"模式,立足"教学、科研、竞赛、实践、产业"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将创新创业与党建工作进行融合,探索实践极具特色的"1+5+X"创新创业人才全程协同培养路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多学科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党支部,聘任创新创业团队指导老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创新创业骨干党员学生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吸收社会资源,聘用校外创新企业、优秀校友担任成长导师,发挥"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国家级学科竟赛科研育人功能,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培育出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术扎实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并通过全方位考察考核将优秀的学生吸收发展为党员、将党员培养成创新创业精英。本书内容源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益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于培育路径模式创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新工科教育发展概述1
第一节新工科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起点1
第二节国外新工科教育的建设与发展3
第三节我国新工科高校的建设与发展4
第四节新工科高校面临的发展困惑7
第二章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模式与思路10
第一节"1+5+X创新创业人才全程协同培育新模式10
第二节顶层设计:发挥学科竞赛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的牵引功能15
第三节团队建设:项目依托,以赛促研,培育科技产品开发工程意识23
第四节平台构建:"教学-科研-竞赛-实践-产业"五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25
第三章创新实践教育——创新竞赛案例28
第一节三大特级竞赛成果29
第二节近五年其他学科竞赛国赛获奖成果32
第三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34
案例一(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特等奖作品)带角位移补偿的新型XYθ晶圆级芯片倒装定位平台35
第四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44
案例二(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作品)一种旋转选择性疏剪式枣类水果采集装置45
第四章创业实践培养——创业竞赛案例60
第一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60
案例三(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项目)芯火燎原团队63
案例四(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项目)智能柔性件切割机器人91
第二节"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137
案例五(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赛金奖项目)区块链追溯服务平台140
第五章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介绍193
附录一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名单203
附录二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竞赛体系一览表205
后记2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