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978-2009年中国腐败高发期及其治理方略研究

1978-2009年中国腐败高发期及其治理方略研究

  • 字数: 34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传利 著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2450092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31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应用“腐败频度”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了概括腐败的基本状况,以便于说明腐败现象高发与低发的态势,准确地预测腐败的趋势,并为遏制腐败的高发势头提供依据。所谓腐败频度,简单地说,指的是腐败发生的频率、规模、幅度、强度与烈度等。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特定时间内的社会特定层级中腐败行为发生的规模、涉及的范围、参与腐败活动人数的保证值与相对值等量的规定; 另一方面,是指特定时间内的社会特定层级中腐败行为的烈度、强度等质的规定。
作者简介
王传利,清华大学马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研究分会副会长。主要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反腐与廉政方面有大量著述。出版作品:《给腐败号脉》《与反腐倡廉》等6部著作。在《政治学研究》《马思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3项。
目录
第一章改革开放以来出现腐败高发期
一、改革开放初始:腐败之风来势很猛
二、三年整党时期:腐败频度缓慢上升
三、1987年至1990年中国腐败向高频演进的史实
四、20世纪90年代的腐败频度演进
五、2000年至2009年尚未走出腐败高发期
六、正确分析腐败频度的现状与趋势
第二章屡禁不止的不正之风
一、新时期前后不正之风内涵沿革
二、1979年的不正之风
三、80年代的不正之风相当严重
四、90年代的不正之风依然严重
五、公款奢华浪费,屡纠不绝
六、住房用房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高频腐败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中央高层对腐败现实原因的认识
二、理论界的若干分析视角
三、权力过度下放对腐败频度的影响
四、市场因素在腐败频度演进中的作用
五、体制缝隙与腐败频度的关系
六、民主监督不力
七、市场经济背景中的干部心理和行为
第四章执政党开展的严峻的政治斗争
一、中国采取执政党动员型反腐败模式
二、危机意识决定了共产党动员反腐败
三、执政党动员反腐败的资源优势
四、执政党的纪律严明而且全面
五、真诚动员人民群众反腐败
六、以良好党风带动社会风气
七、以执政党的理论成果为指导
第五章开放社会中的反腐败
一、腐败的国际性需要反腐败的国际合作
二、积极承办和参加国际反腐败会议,加强国际交流和沟通
三、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国际反腐败法规
四、追逃追赃和反洗钱方面的国际合作
第六章系统综合性惩治和预防腐败方略
一、立足中国国情
二、逐步形成的系统综合性惩治和预防腐败方略
三、从严治党,严惩腐败
四、防范于前,注重预防
五、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
六、综合运用教育、制度和监督手段
七、从官场内外的互动视角设计反腐方略
八、反腐倡廉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