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艺术概论/陈晶

艺术概论/陈晶

本书具有经典性、启发性和当代性,适合大学艺术类专业学生和一般读者学习和参考。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晶、洪玲 著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3363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教材考虑教学需求、大纲要求外,考虑针对性和实用性,并吸纳了最新成果,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结合艺术史基本知识、结合艺术作品,阐明艺术的本质、特征,揭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讲授艺术创造,艺术作品的构成,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基本知识,系统阐释艺术的基础理论,从而指导艺术实践,提高艺术欣赏、评论、写作的水平。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陈晶,女,1978年3月出生,2002年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高校教龄15年,副教授。1999年7月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2002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同年留校任教。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中国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现为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出版著作《湖北新潮美术》,编著教材《艺术概论》、《美术欣赏》,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评论廿余篇,论文先后获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湖北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教师组一等奖、第六届湖北省文艺理论论文二等奖、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第七届湖北省文艺理论论文三等奖、第九届湖北文艺评论奖优秀奖、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作品展览中获教师组最佳学术奖(最高奖)。 洪玲,女,讲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2010年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同年7月至今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任教。主要担任公共课《艺术概论》和专业课《艺术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的教学工作。编著教材《感性工学设计》,主持科研课题五项,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论文获湖北高校第五届美术与设计大展银奖。"
目录
上编  艺术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 2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 2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 14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与功能 / 24 第一节 艺术的起源 / 24 第二节 艺术的功能 / 33 第三章  文化范畴中的艺术 / 38 第一节 艺术与文化背景 / 38 第二节 艺术与哲学 / 41 第三节 艺术与政治 / 43 第四节 艺术与宗教 / 46 第五节  艺术与道德 / 50 第四章  艺术创作 / 54 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 54 第二节  艺术创作过程 / 60 第三节  艺术创作心理 / 66 第四节  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 / 72 第五章  艺术作品 / 81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层次 / 81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构成 / 89 第三节  典型和意境 / 100 第六章  艺术接受 / 106 第一节  艺术接受的特征与一般规律 / 106 第二节  艺术欣赏 / 111 第三节  艺术批评 / 118 第七章  艺术传播与艺术市场 / 127 第一节 作为特殊产品的艺术作品 / 127 第二节 艺术传播 / 130 第三节 艺术市场 / 137 下编  艺术的形态 第八章  艺术分类 / 144 第一节  艺术分类的理论沿袭 / 145 第二节  艺术分类的常见标准 / 148 第九章  空间艺术 / 150 第一节  绘画 / 153 第二节 雕塑 / 162 第三节  建筑 / 171 第四节  现代设计 / 180 第十章  时间艺术 / 189 第一节  音乐 / 189 第二节  文学 / 196 第十一章  综合艺术 / 209 第一节  舞蹈 / 209 第二节  戏剧 / 217 第三节  影视艺术 / 227 后记 / 243
摘要
绪 论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最高形式。那么什么是 艺术?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艺术有什么表现形态?…… 这些问题正是艺术概论 这门课程所要讨论的。艺术概论,简言之,就是对艺术的基本理论的概括性阐述。 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的艺术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可以说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 的产生而产生。艺术的产生和形成虽然很久,但专门研究艺术的学科——艺术学,作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产生,却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在这期间,艺术学经历了两次学科分离而独立 出来的过程。 一、艺术理论的学科建设 (1)美学从哲学中分离 这一分离是由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加通实现的。鲍姆加通 (Baumgarten,1714— 1762)是普鲁士哈列大学的哲学教授,他继承了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等人的理性主义哲学思 想,并进一步加以系统化。他发现人类知识体系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 逻辑学研究理性认识,伦理学研究人的意志,却没有一门学科来研究感性认识。他认为感性 认识也应该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他呼吁成立一门新的学科,专门研究感性认识,并命 名为Aesthetics,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美学”。Asthetik 的希腊语原意是“感觉学”的意思。 可见,这门学科是作为一门新的认识论而提出的,与逻辑学相对。1735 年他在《关于诗的 哲学沉思录》中首次使用了这个概念。1750 年他正式出版Asthetik一书,明确标榜这一感性 认识的理论,规定了这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但鲍姆加通在其著作里,一开始就不是 仅仅停留在对感性认识的研究上,而是谈对美和美感的认识。其后,康德和黑格尔在他们的 理论研究中继续沿用这一术语,并加以系统化,赋予美学进一步的理论形态和完整的体系, 从而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此,美学得以从笼统的大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而鲍姆 加通作为拓荒者与命名者,被誉为“现代美学之父”。 (2)艺术学从美学中分离 中外历史上关于艺术的理论早已有之,并形成大量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如同许多其他 学问一样,其形成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也不过百余年历史。19 世纪末,德国的康拉德·费 德勒主张美学与艺术学分开,认为这是两门彼此交叉又互相独立的学科。艺术学具有其特定 的研究对象,因而应当自立门户,建立为一个独立的正式学科。他也因此被冠名为“艺术学 之父”。此后,德国的德索大力倡导艺术学的研究,1906 年他出版专著《美学与一般艺术学》, 标志着从理论上完成了美学与艺术学的分离。 随着艺术学这一概念被广泛接受,学术界相继展开了对一般艺术学的广泛研究。总体上 说,艺术学的内容应当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本课程艺术概论既是艺术理论的 概述,又是隶属其中的一门学问。 二、艺术概论研究对象 实际上艺术史、艺术批评都是围绕艺术现象的阐述,只是角度和方式不同。艺术史是艺 术发展变化的历史,一般是“线”性展开,以时间为序,以具体艺术作品、艺术现象的演变 发展、前后的承接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艺术批评是针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的个 案分析,具体介绍艺术家的生平、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具体的艺术特色;而艺术概论是宏 观地把握整体的艺术基本规律,以及理解各门类艺术的创作和欣赏的特点和规律。艺术概论 中,对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的理解不是孤立的个案,而应放在一个理论体系中去理解和学习, 目的是通过艺术概论实例分析掌握艺术的特点和规律,能够进行理论的归纳和梳理。 综上所述,艺术概论是概括论述艺术基本理论的一门课程,它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 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体来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 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 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它的研究范围包括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创作主体与创作活动、 艺术作品的结构层次、艺术接受和艺术功能以及艺术的门类划分和各艺术形态表现特征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