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境域中人的生存问题

生态境域中人的生存问题

  • 字数: 37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盖光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3-10-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283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选题内容:人是生命的“类”存在,人们从事生命活动要肯定人是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体验活动,并且必须主动地,有目的性地构筑生态优化性的生存。人类要运行这种生存机理就不可别离生态学方法,必然在生命及生存中体验主客体结构的生态化转换性关系。优化人的生态性生存还需要通过人与自然的生态互动,以及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与文化生态等多向度的生态支持,用以构建系统内部共生、协调、健康的关系,进而构建全面、合理、可持续性的,集合与融聚着人类那种无限的创生性机能,希求与自然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在共在家园中同体共生、互惠互利的生态文明形态。
出版意图:参加学术研究,向社会公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呼吁全社会的生态关爱,建立生态思维方法,为人类未来生存提供自己的思考路径。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生生:生态系统的和谐指向
第一节 “生生”之态与“生生”之和
第二节 “盖娅”之体与“生命之舟”
第三节 “动态复合体”与复合生态系统
第四节 “生生”运行与“生态”结构形态
第五节 生命“金字塔”:搭建生命体验的和谐性
第二章 人类生态系统和谐结构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谐结构与人的自我体验
第二节 自我认同体验性――和谐结构
第三节 幻象体验性――和谐结构
第四节 共融发展:寻求创生体验性――和谐结构
第三章 人的生态位置确证
第一节 人的生态性归位与变迁
第二节 生态位界限与调节生态位
第三节 人与天地共生的家园角色
第四节 有限与无限:确证未来的诗意生存
第四章 人的生态性优存
第一节 人的生态性优存界说
第二节 生态优存与人的“类”存在
第三节 生态优存的体验性与生命的意义
第四节 由生存到优存:生存论的超越
第五章 生态学思维与方法论
第一节 生态学方法:旨在探求生态系统功能
第二节 中介性思维:联系和整合的方法论
第三节 生命多样性:生态思维的基础
第四节 系统整体性:生态思维的基本品性
第五节 复杂性方法:生态思维与自组织性
第六章 主客体结构的生态转换
第一节 主客体生态的过程性和结构性
第二节 主客体生态关系的时空维度及转换
第三节 透析间性主体的生态化
第四节 多重生存关系:构筑间性主体的生态化
第七章 生态价值的多维探究
第一节 生命体验中的生态元价值
第二节 自然价值与生态价值
第三节 精神价值与生态价值
第四节 价值追问:人文生态价值何为?
第八章 生态支持机能的多重流向
第一节 生态支持与生命的机能互构性
第二节 生态支持与生命体转换的功能流
第三节 生态支持与生存体验的价值流
第四节 健康性:生态支持的行走路向
第九章 社会生态支持与人的生存
第一节 社会生态与人类文明
第二节 社会生态与生态公平指向
第三节 社会生态与生态效率
第四节 社会生态与人类生态群落效应
第五节 追寻生态社会:形成多样共生性的生存“合力”
第十章 精神生态支持与人的生存
第一节 生态智慧的张力
第二节 精神生态与生命智慧的多向认同及超越
第三节 探究精神生态圈
第四节 精神生态结构与格式塔
第五节 有机合成之场域:凸显精神生态圈特征
第十一章 文化生态支持与人的生存
第一节 文化生态之“化”
第二节 文化生态的转换特性及多重表现
第三节 文化生态多样性及协同演化
第四节 全息性:文化生态的自组织节律
第十二章 走向生态文明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生存论向度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人文脉系
第三节 生态文明的人文生成性路向
第四节 生态文明的整合性魅力
第五节 生态文明的多样形态
第六节 生态文明的人格自省力
第七节 情理构合:生态文明之人的“大爱”施放
参考文献(著作类)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