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权史稿

人权史稿

  • 字数: 31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作者: 刘志强 著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620202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是国内研究罗隆基人权理论的权威专家。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罗隆基人权理论等问题的最新成果的展示,十多年来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是作者在此领域中的扛鼎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分上下两编,其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论证,视角新颖,条分缕析,史料丰富,每章成篇,融通了政治学、历史学与法学等学科知识,显示了作者研究的规范性和文献功力;本书结构合理,条理比较清晰,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与同类研究,也颇具不同,论证的问题和结论,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刘志强,博士,江西安福人。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法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兼职中山大学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罗隆基人权理论、人权法学、人权宪政史。代表作有《中国现代人权论战——罗隆基人权理论构建》(专著),获中国法学会第六届中青年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三等奖;《人权法治民主》(编)一书,入选“法律出版社2013年度十大好书”。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13项。
目录
《大国宪治》丛书序

前言
导读
正论 罗隆基人权理论研究
第一章 罗隆基人权理论研究考察
一、学术史的界定
二、学术问题及其意义
三、学术史的回顾与评估
四、方法与问题的交融
五、小结
第二章 罗隆基与人权论战
一、人权论战的经过与特点
二、罗隆基人权论战理论体系
三、与国民党论战
四、与学术界论战
五、中共批驳罗隆基的观点
六、小结
第三章 罗隆基思想言论自由解读
一、思想言论自由之语境
二、功利主义理论渊源
三、思想言论自由的限度
四、小结
第四章 罗隆基功用人权观
一、功用人权观诠释
二、功用人权观与国家关系
三、功用人权观与法律关系
四、功用人权观评述
五、小结
第五章 罗隆基人权与法治史观
一、人权是宪法的根据
二、主张人权反对“党治”
三、保障人权主张法治
四、维护人权司法独立
五、人权真义政府守法
六、小结
第六章 罗隆基人权理论阐释及其质疑
一、罗隆基人权理论阐释
二、商榷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革命理论的本土实践
四、人权与革命如何通约
五、小结
第七章 罗隆基与“第三条路线”
一、远赴英伦追随拉斯基
二、“第三条道路”的理论依据
三、“第三条道路”与“第三条路线”的区别
四、“第三条路线”理论的阐释
五、“第三条路线”的政治主张
六、小结
第八章 罗隆基人权理论评析
一、知人论世
二、理论高度
三、理论局限
四、知世论人
五、小结
附论 与人权相关的其他理论
第九章 《再生》共同体的“调和政治论”
一、《再生》的定位
二、政党与国家
三、自由与效率
四、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
五、小结
第十章 梁启超宪政路径及理论考察
一、言君宪到倡共和
二、别共和到开明专制
三、主虚君到顺共和
四、制宪理论与方案
五、小结
第十一章 民初民主共和观念考论
一、复辟皇权涌动
二、假共和真专制
三、帝制舆论左右社会
四、民主共和人心透视
五、小结
第十二章 地方自治的理论与实践
一、地方自治的理论与性质
二、地方自治的权利属性
三、中国近代地方自治不发达的原因考察
四、地方自治的实践及反思
五、小结
第十三章 统治与自治之博弈关系
一、博弈论的导入
二、国家统治与地方自治的博弈
三、地方自治本土实践之博弈
四、小结
第十四章 自由主义宪政思潮的实证分析与思考
一、问题意识和研究进路
二、历史视野下的研究视角
三、学术价值与贡献
四、实证语境下之演绎
五、思考与申论
六、小结
第十五章 性别平等如何可能
一、破解公私领域二元结构
二、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
三、解构不等于建构
四、小结
第十六章 地方分权的镜子
一、概念的诠释
二、经典样本的回溯
三、分权的教训
四、双赢的平衡
五、小结
参征书目、文献和论文举要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