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滇西北民族聚落建筑的地区性与民族性

滇西北民族聚落建筑的地区性与民族性

  • 字数: 34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吴艳 著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24292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地区性和民族性是民族聚落建筑的两个重要属性。本书立足于滇西北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
僳族怒族自治州等地区,以当地藏、傈僳、怒、独龙等少数民族的村落、民居、宗教建筑为例进行
研究。内容关注在同一地区不同民族聚居和同一民族不同地区聚居两种不同条件下,民族聚落建筑
的地区性和民族性的建筑学表达及二者关联互动,影响聚落建筑空间布局、形态、结构材料、装饰
艺术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原因。通过两条线索中的案例对比分析,本书探讨了民族聚落建筑的地区
性与民族性及二者的关联互动影响问题。
作者简介
吴艳,女,1979年生于云南昆明。2002年、2007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分获建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7年师从单军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13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滇西北民族聚居地建筑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联研究》获“清华大学二〇一三年度很好博士论文奖”。
现任教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地区建筑与民族建筑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聚落与建筑文化研究,在《建筑学报》《住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滇西北乡土建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两项;作为分项负责人参加单军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民族聚居地建筑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联性研究”等两项;主持及参加建设部专项基金课题多项。先后主持或参加不同地区与民族建筑设计工程10余项。开设“地域建筑”“中国传统聚落与建筑”“中国民居建筑艺术赏析”等研究生课程。
目录
绪论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地区—民族建筑
一、地区建筑
1.对建筑地区性的早期关注
2.地区主义与地区建筑
3.批判的地区主义与地区建筑
二、民族建筑
1.对建筑民族性的早期关注
2.社会学、民族学的民族调查
3.建筑学的民族建筑调查研究
三、地区—民族建筑
1.地区—民族建筑
2.民族聚落建筑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联性
四、小结
第二章同一地区不同民族聚居与同一民族不同
地区聚居
一、概念界定
1.同一地区不同民族
2.同一民族不同地区
二、同一地区不同民族聚居
1.同一地区不同民族聚居现象
2.同一地区不同民族聚居研究方法
三、同一民族不同地区聚居
1.同一民族不同地区聚居现象
2.同一民族不同地区聚居研究方法
四、小结
第三章丙中洛怒、藏、傈僳等民族的聚落
一、丙中洛不同民族聚居
1.怒江州不同民族聚居
2.丙中洛不同民族聚居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二、丙中洛不同民族的聚落
1.聚落选点
2.Ι类聚落:近乡政府半山集中大型
3.Ⅱ类聚落:远乡政府半山组团中型
4.Ⅲ类聚落:沿岸河滩台地集中中型
5.Ⅳ类聚落:交通沿线半山线性中型
6.Ⅴ类聚落:量少分散半山散居小型
7.丙中洛不同民族的聚落对比分析
三、小结
第四章丙中洛怒、藏、傈僳等民族的建筑
一、丙中洛不同民族的民居
1.Ι类聚落的藏、傈僳、怒族民居
2.Ⅱ类聚落的怒、独龙、藏族民居
3.Ⅲ类聚落的藏、怒、傈僳族民居
4.Ⅳ类聚落的怒、藏族民居
5.Ⅴ类及延伸聚落的独龙、藏、怒民居
6.民居对比分析
二、丙中洛不同民族的宗教建筑
1.天主教堂
2.基督教堂
3.藏传佛寺
二、同一地区不同民族聚居
1.同一地区不同民族聚居现象
2.同一地区不同民族聚居研究方法
三、同一民族不同地区聚居
1.同一民族不同地区聚居现象
2.同一民族不同地区聚居研究方法
四、小结
第三章丙中洛怒、藏、傈僳等民族的聚落
一、丙中洛不同民族聚居
1.怒江州不同民族聚居
2.丙中洛不同民族聚居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二、丙中洛不同民族的聚落
1.聚落选点
2.Ι类聚落:近乡政府半山集中大型
3.Ⅱ类聚落:远乡政府半山组团中型
4.Ⅲ类聚落:沿岸河滩台地集中中型
5.Ⅳ类聚落:交通沿线半山线性中型
6.Ⅴ类聚落:量少分散半山散居小型
7.丙中洛不同民族的聚落对比分析
三、小结
第四章丙中洛怒、藏、傈僳等民族的建筑
一、丙中洛不同民族的民居
1.Ι类聚落的藏、傈僳、怒族民居
2.Ⅱ类聚落的怒、独龙、藏族民居
3.Ⅲ类聚落的藏、怒、傈僳族民居
4.Ⅳ类聚落的怒、藏族民居
5.Ⅴ类及延伸聚落的独龙、藏、怒民居
6.民居对比分析
二、丙中洛不同民族的宗教建筑
1.天主教堂
2.基督教堂
3.藏传佛寺
4.宗教建筑对比分析
三、小结
第五章云南藏族在香格里拉、德钦等地的聚落
一、云南藏族不同地区聚居
1.中国藏族不同地区聚居概况
2.云南藏族不同地区聚居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二、云南藏族在不同地区的聚落
1.聚落选点
2.Ⅵ线:消逝中的云南藏族古城——独客宗
3.Ⅶ线:通往西藏的西北线不同聚落
4.Ⅷ线:通往川藏的东北线不同聚落
5.Ⅸ线:通往丽江的东南线不同聚落
6.Ⅹ线:通向怒江的西线不同聚落
7.聚落对比分析
三、小结
第六章云南藏族在香格里拉、德钦等地的建筑
一、云南藏族不同地区的民居
1.Ⅵ线独客宗古城的藏族民居
2.Ⅶ线聚落的藏族民居
3.Ⅷ线聚落的藏族民居
4.Ⅸ线聚落的藏族民居
5.Ⅹ线聚落的藏族民居
6.民居对比分析
二、云南藏族不同地区的宗教及土司建筑
1.藏传佛寺
2.藏传佛寺对比研究
3.土司府邸
4.土司府邸对比分析
三、小结
第七章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联研究
一、“聚落—建筑”关联研究
1.聚落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联性
2.建筑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联性
3.“聚落-建筑”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联性
二、建筑与“天、地、神、人”关联研究
1.建筑与“天、地”的关联性
2.建筑与“神、人”的关联性
3.建筑的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联性
三、共时性与历时性表征
1.共时性表征
2.历时性表征
四、小结
结语民族聚落建筑地区性与民族性的
关联性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