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永远的家:传统惯性与社会结合

永远的家:传统惯性与社会结合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麻国庆 著
  • 出版日期: 2009-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519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把人类学的社会研究传统和文化研究传统通过家、传统的惯性、社会结合等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讨论。作者通过在中国不同民族和地域的田野调查和理论提升,给读者展现家族文化的传统与延续、家的社会结合与周边社会、家族与民族的内在特点和运行机制,并把其纳入历时性与共时性、文本与情境、中心与周边、民族与国家、全球和地方、和而不同与文化自觉的视野下进行比较研究。重新思考文化和社会的延续性以及在不同时空视野下,人类学之中国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作者介绍

    麻国庆,1963年生于内蒙古.曾就读于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工作于中山大学。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大学院(客座).北京大学.现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入选教育部2004年度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代表性著作有《家与中国社会结构》、《走进他者的世界:文化人类学》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有关人类学理论和方法.汉人社会结构.少数民族研究.日本社会等方面的中、英、日论文近百篇。
目录
第一编作为方法的家:民间概念.儒学传统与人类学研究
民间概念
福、禄、寿与汉族的民族性
借女生子
从非洲到东亚:亲属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作为方法的华南:中心和周边的时空转换
家族伦理与延续的纵式社会:家族化公民社会的基础——人类学与儒家的对话
类别中的关系:家族化的公民社会的基础——从人类学看儒学与家族社会的互动
第二编家族文化的传统和延续
汉族传统社会结构与家族
分家: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
祖荫下的社会认同:祖先的张力——流动的同姓集团与社会记忆
文化的复制与生产:宗族的复兴与祭祀空间——以闽北樟湖镇的田野调查为中心
第三编社会的比较:家的社会结合与周边社会
比较社会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互动
日本的家与社会结构
社会结合的纽带——日本的神社与中国的庙
汉文化影响下阳春排瑶的宗族家庭与宗教
农耕蒙古族的家观念与宗教祭祀——以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把什村的田野调查为中心
秘密社会与传统汉族社会结构
第四编从家族到全球
儒学与社会结构:东亚社会中的汉族与多民族社会中的汉族
永恒的家与多变的家园
从江村到全球——费孝通社会人类学思想述评
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
大学改革与人类学通识教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