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技术基础与解决方案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技术基础与解决方案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黎连业 等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3-06-01
  • 商品条码: 978711142865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12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一线系统集成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角度出发,介绍系统集成实际要掌握的四个方面的知识:系统集成基础、系统集成环境、前端(广域网)集成技术和用户端(设备系统)集成技术,主要包括网络系统集成技术与集成方案实例、网络数据通信和数据编码、国内系统集成的十大重要网络平台、网络传输介质、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管理方法、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软件平台等。本书结构清晰,重点突出“集成”的各个实施环节,内容具体、实用,介绍实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具有代表性;面向实战,贴近工程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是从事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网络系统集成项目经理的推荐工具书,同时也可作为本科、专科、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系统集成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以作为用户单位的信息部门主管的指导书。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系统集成基础
第1章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概述1
1.1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简述1
1.1.1  什么是集成1
1.1.2  什么是系统集成2
1.1.3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8
1.2  系统集成平台8
1.2.1  网络平台9
1.2.2  服务平台9
1.2.3  应用平台10
1.2.4  开发平台10
1.2.5  数据库平台11
1.2.6  网管平台11
1.2.7  安全平台11
1.2.8  用户平台11
1.2.9  环境平台12
1.3  选择平台与系统集成要考虑的因素12
1.4  系统集成公司资质等级13
第2章  网络数据通信和数据编码19
2.1  有线通信基础19
2.1.1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19
2.1.2  传输信号与通信19
2.1.3  模拟通信系统20
2.1.4  数字通信系统21
2.2  网络数据编码技术22
2.2.1  数据编码类型22
2.2.2  脉冲编码调制方法24
2.3  信道的传输方式25
2.3.1  串行通信方式25
2.3.2  并行通信方式27
2.3.3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方式28
2.4  网络数据传输技术29
2.4.1  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29
2.4.2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30
2.4.3  多路复用技术30
2.4.4  数据通信线路和数据交换技术34
2.5  差错控制技术37
2.5.1  差错产生的原因与类型37
2.5.2  检错码与纠错码37
2.5.3  差错控制方法37
2.6  通信线路38
2.6.1  数字用户线38
2.6.2  xDSL的实现39
2.7  无线网络40
2.7.1  无线局域网40
2.7.2  无线网络通信传输媒介42
2.7.3  无线局域网物理层43
2.8  通信卫星44
2.8.1  地球同步卫星44
2.8.2  低轨道卫星46
2.8.3  卫星通信46
2.9  编码方法48
2.9.1  编码48
2.9.2  组编码方法49
2.9.3  8B/10B码的特性、符号、术语、直流平衡和行程偏差52
2.10  常用术语55
第3章  国内系统集成的十大重要网络平台59
3.1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59
3.2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61
3.3  中国公用帧中继网63
3.4  综合业务数字网63
3.5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65
3.6  中国公用增值业务数据网67
3.7  中国金融数据通信网68
3.8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69
3.9  中国科技网71
3.10  国内其他重大的网络工程72
第二部分  系统集成环境
第4章  网络传输介质85
4.1  双绞线85
4.1.1  双绞线概述85
4.1.2  6类双绞线92
4.1.3  7类线缆的有关问题93
4.2  大对数双绞线94
4.3  同轴电缆95
4.4  光缆的品种与性能96
4.4.1  光缆96
4.4.2  光缆的种类97
4.4.3  光缆与光纤的关系97
4.4.4  光纤通信系统简述98
第5章  综合布线系统100
5.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00
5.2  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104
5.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104
5.4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106
5.5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107
第6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108
6.1  局域网技术109
6.1.1  IEEE?802局域网标准109
6.1.2  IEEE?802局域网模型109
6.1.3  以太网与IEEE?802.3的关系110
6.1.4  IP地址与以太网地址114
6.1.5  IPv6120
6.1.6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124
6.1.7  以太网络的发展过程126
6.2  十兆以太网127
6.3  百兆以太网129
6.3.1  百兆以太网的主要特点129
6.3.2  百兆以太网的协议特点129
6.3.3  百兆以太网与十兆以太网的主要区别130
6.3.4  百兆以太网的介质无关接口132
6.3.5  百兆交换式工作组网络结构134
6.4  千兆以太网135
6.4.1  千兆以太网的构成135
6.4.2  千兆以太网的主要特点136
6.4.3  千兆以太网与百兆以太网的主要差别136
6.4.4  千兆以太网标准138
6.4.5  千兆以太网物理层参考模型140
6.4.6  千兆以太网主要技术概述141
6.4.7  千兆位介质无关接口(GMII)及千兆以太网工作参数144
6.4.8  千兆以太网物理层的介质选择145
6.4.9  千兆以太网的其他标准规范149
6.4.10  千兆以太网络组网方案150
6.5  万兆以太网150
6.5.1  万兆以太网概述150
6.5.2  万兆以太网与千兆以太网的主要差别152
6.5.3  万兆以太网的标准156
6.5.4  万兆以太网组网方案参考模型160
6.6  十万兆以太网161
6.6.1  十万兆以太网概述161
6.6.2  十万兆以太网标准164
6.6.3  十万兆以太网技术165
第7章  广域网组网技术167
7.1  广域网技术167
7.1.1  什么是广域网167
7.1.2  广域网的特点167
7.1.3  广域网的服务模式167
7.1.4  广域网协议169
7.1.5  广域网的类型169
7.2  广域网络接入技术170
第8章  网络管理方法171
8.1  网络管理概述171
8.1.1  网络管理协议的发展历史171
8.1.2  网络管理协议介绍171
8.1.3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172
8.2  网络管理功能173
8.2.1  故障管理173
8.2.2  配置管理173
8.2.3  计账管理174
8.2.4  安全管理174
8.2.5  性能管理174
8.3  网络用户管理175
8.3.1  目录服务和LDAP175
8.3.2  LDAP的特征176
8.3.3  Active Directory176
8.4  对目录服务编程177
8.5  用户访问管理177
8.6  网络信息管理177
第9章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181
9.1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过程181
9.1.1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与标准181
9.1.2  安全立法问题189
9.2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对策190
第10章  软件平台195
10.1  软件平台的功能要求195
10.2  MIS平台选型分析199
10.2.1  客户/服务器模式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200
10.2.2  浏览器/服务器与客户/服务器混合模式分析202
10.3  网络操作系统选型分析203
10.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型203
10.4.1  数据库产品的比较203
10.4.2  数据库产品选型204
10.5  软件工程206
10.5.1  软件工程的定义206
10.5.2  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206
10.5.3  软件工程项目的目标206
10.5.4  软件工程面临的问题207
10.6  软件生存周期及其模型208
10.6.1  软件生存周期208
10.6.2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209
10.7  软件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211
10.7.1  软件开发方法211
10.7.2  软件开发工具212
10.8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213
第三部分  广域网系统集成技术
第11章  广域网集成概述217
11.1  选择广域网需要权衡的因素217
11.2  广域网集成连接方案217
11.3  广域网接口218
11.4  可供选择的广域网类型219
第12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与集成方案实例220
12.1  ISDN概述220
12.2  ISDN的国际标准221
12.3  ISDN提供的基本服务221
12.4  ISDN的特点222
12.5  ISDN的应用223
12.6  ISDN的组成223
12.7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224
12.8  ISDN的信道和信令224
12.9  ISDN的基本连接方式225
12.10  ISDN的网络业务和基本命令226
12.11  ISDN与几种常用网络的比较227
12.12  ISDN的发展现状及资费228
12.13  集成方案实例——Cisco 2500路由器ISDN配置230
第13章  虚拟专用网与集成方案实例232
13.1  虚拟专用网简述232
13.2  Cisco系统VPN234
13.2.1  Cisco系统VPN的设计234
13.2.2  Cisco的虚拟拨号服务235
13.3  深信服公司的IPSEC VPN238
13.3.1  SINFOR IPSEC VPN主要优点238
13.3.2  SINFOR SC集中安全管理平台主要技术特点246
13.4  Windows 2003自带的VPN功能249
第14章  帧中继网与集成方案实例252
14.1  帧中继简述252
14.2  帧中继的基本原理252
14.3  帧中继的特点253
14.4  帧中继标准254
14.5  帧中继虚电路258
14.6  中国公用帧中继网260
14.7  集成方案实例——Cisco 2500路由器FR配置263
第15章  X.25分组交换网与集成方案实例265
15.1  分组交换的含义266
15.2  分组交换的特点与连接方式267
15.3  HDLC帧格式与X.25帧格式269
15.4  分组交换网的组成269
15.5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270
15.6  集成方案实例——Cisco 2500路由器X.25配置273
第16章  数字数据网与集成方案实例274
16.1  什么是DDN274
16.2  DDN的组成274
16.3  DDN的特点和优势274
16.4  DDN网络业务275
16.5  用户终端接入DDN277
16.6  DDN与用户网络互连278
16.7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278
16.8  集成方案实例——Cisco 2500路由器DDN配置281
第四部分  用户端设备系统集成技术
第17章  用户端服务器系统集成技术283
17.1  服务器基础知识283
17.1.1  服务器的定义283
17.1.2  服务器的主要性能指标283
17.1.3  服务器的分类284
17.1.4  服务器的五类应用架构286
17.1.5  服务器使用的操作系统287
17.1.6  选购服务器291
17.2  服务器的集群技术292
17.3  服务器集群后的系统特性294
17.4  服务器集群后的备份和还原296
17.4.1  备份和还原概述296
17.4.2  正常和增量备份组合的备份及还原298
17.4.3  正常和差异备份组合的备份及还原310
17.4.4  远程异地备份312
17.4.5  备份系统状态数据314
17.4.6  计划作业314
第18章  用户端交换机系统集成技术318
18.1  交换技术318
18.1.1  交换机318
18.1.2  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技术318
18.1.3  局域网交换机的分类及选择320
18.1.4  交换机应用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320
18.1.5  关于第二、三、四层交换的问题323
18.2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选择千兆交换机的要点327
18.2.1  选择千兆交换机的原则327
18.2.2  选择千兆交换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327
18.2.3  怎样选择交换机329
18.2.4  判断千兆交换机性能好坏的主要因素329
18.2.5  千兆交换机的分类332
18.3  交换机的系统集成332
第19章  用户端路由器系统集成技术334
19.1  路由器334
19.1.1  路由器的原理与作用335
19.1.2  路由器的功能336
19.1.3  路由器的体系结构336
19.1.4  路由器的类型337
19.1.5  路由器的分代338
19.2  选择路由器的要点339
19.2.1  路由器选购策略339
19.2.2  选择路由器要注意的事项341
19.2.3  选择路由器时应考虑功能、种类与应用342
19.3  路由器的系统集成342
19.3.1  路由器互连的拓扑图342
19.3.2  路由器的IP地址解决方案343
19.3.3  路由器的广域网与相关线路的配置343
19.4  路由器接口配置347
19.4.1  不使用子接口配置网络347
19.4.2  使用点到点子接口配置网络帧中继协议349
19.4.3  同时使用点到点和多点子接口配置网络351
19.5  按需拨号路由和ISDN配置354
19.5.1  配置DDR354
19.5.2  典型DDR配置案例355
第20章  用户端磁盘阵列系统集成方案358
20.1  存储技术简述358
20.2  RAID基础363
20.3  IDE RAID简介367
20.4  磁带367
20.5  共享虚拟磁盘阵列简述370
20.6  系统集成中的磁盘阵列安装操作375
20.6.1  磁盘阵列设备安装375
20.6.2  配置磁盘阵列服务器378
第21章  用户端防火墙系统集成方案379
21.1  防火墙技术379
21.1.1  防火墙的概念379
21.1.2  防火墙的产品分类382
21.1.3  防火墙及其技术的发展385
21.2  联想网御防火墙388
21.3  选择防火墙的基本原则390
21.4  防火墙系统集成的管理因素393
21.5  防火墙系统集成的功能394
21.6  防火墙系统集成的性能394
21.7  防火墙的抗攻击能力因素395
21.8  系统集成考虑百兆千兆防火墙的要素395
第22章  用户端不间断电源系统集成技术397
22.1  不间断电源的基本知识397
22.2  备配UPS的实际输出功率402
22.3  UPS注意事项403
22.4  系统集成时选择UPS的要点405
22.4.1  UPS要解决电源干扰问题405
22.4.2  UPS的主要性能指标405
22.4.3  配备UPS考虑的要点406
22.4.4  如何选配UPS410
22.4.5  UPS选购410
22.5  UPS电池的安装4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