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

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

  • 字数: 401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程乐松 著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7916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72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道教信仰的观念史视角》大胆地对道教信仰做出了系统的观念建构,代表了新一代学者的研究视野和水准。
内容简介
    对道教的学术研究兴起于晚近的一百五十年,在这百余年的传统中,道教的文化形象逐渐被固化为迷信、愚民实践、缺乏宗教传统的神圣性及缺乏原创性等,这些刻板的印象严重低估了道教的文化价值。《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道教信仰的观念史视角》从观念史的视角入手,聚焦于神秘主义、身体、不死这三个核心概念,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及生活世界出发,诠释了道教在中国人的日常及信仰生活中的角色及其背后的理路。这种“同情理解”的研究视野有助于弥合历史与信仰之间的巨大鸿沟。
作者简介
    程乐松,1978年出生,2005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学系,获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05-2011)及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2011至今)。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道教思想史、中古道教经典及宗教研究方法等。
目录
目录序言 王宗昱章 纷繁、不经与“可理解”的道教纷繁与不经的道教:学术叙述的挑战可理解的道教:观念史的可能性第二章 言道与术道:道家思想的信仰空间不言之教:老庄的神秘主义底色默契与术道:道家思想信仰空间的展开第三章 从政治神学到不死实践:宇宙图景的神秘化时空、宇宙与天地:简要的语义分析术数与天文:天地与时空的通识创世与洞天:道教化的神秘图景及其信仰价值第四章 告别“信史”:道教历史的叙述与诠释神圣与客观之间:道教历史的双重叙述拼图与融入:诠释性的历史叙述第五章 融摄与排异:神秘主义的两种向度神秘主义:语义学进路的分析不言之教:诗性的融摄秘而不言:排异的神性第六章 道体与体道:身体的双重角色从概念到隐喻:道教身体叙述的思想语境道在一身之中体道:身体与生命的不朽第七章 病体与仙体:病理与不死之道医道同源与中医的身体观身体与中国古代医学的建构病与仙:道教的疾病生理学第八章 存思的内景:身体切近神圣洞彻朗照:从内景到身神切近超越的身体:存思术的道与理第九章 以身显道:作为身体实践的科仪道教科仪研究的身体视角程式化的身体与行动:科仪的秩序感与弹性以身显道的科仪实践第十章 以死长生:不死之药的观念与技术从服食、黄白到外丹:观念的杂糅与变迁烧炼:仪式化与神秘化的外丹以死长生:信仰观念中的丹与毒第十一章 鬼之仙途:陌生的焦虑与被消解的死亡鬼的双重意义:陌生与死亡疫病、鬼祟与击鬼:生活中的信仰技术仙途:咒鬼、鬼仙与炼度第十二章 算命:我命、承负与不死从宿命到我命:神秘的观念张力承负与玉籍:不死的可能第十三章 内蕴超越的日常:中国信仰体系与道教的本土性秩序的神圣性:日常的超越性不死、礼乐与生活:道教本土性的诠释结语 边缘的纹理:道教研究的观念史视角观念史叙述的价值边缘的纹理:观念激发理解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