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上海里弄房

上海里弄房

  • 字数: 17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爱尔兰)格雷戈里·布拉肯(Gregory Bracken) 著;孙娴,粟志敏,吴咏蓓 译 著
  • 出版日期: 2015-10-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100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7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诞生于19世纪末的上海里弄房,是中国传统庭院住宅和西方排屋的混合体。作为上海独有的房屋类型,里弄房模糊了公共和私人生活空间的界限,创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社区生活。然而,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给里弄房带来了破坏。
作者简介
格雷戈里·布拉肯(Gregory Bracken)1968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2009年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Delft University)建筑技术系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思考上海:社会主义城邦的福柯视野”。在亚洲生活和工作过多年,撰写过一系列步行旅游指南。现为代尔夫特设计学院研究员,他的建筑设计工作室主要针对亚洲城市,如香港、新加坡等。在莱顿大学亚洲研究所做访问学者期间,以东亚的国际性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目录
致谢
第一章导言
里弄房相关术语
家(住宅、家、家庭)
城市和公共空间
结论
第二章上海的历史
殖民统治前的上海
殖民统治时期的上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
殖民结束之后的上海
近年的上海
家之上海
第三章类型起源
中国的城市中心
中国人的住宅
传统木构架系统
屋顶
庭院式住宅
院子
天井
大门
其他类型:碉楼和店屋
相地之术(风水)
第四章建筑结构
上海里弄房的诞生
历史和风格影响
建造技巧
城市先例
取名
建筑形式和风格
布局
里弄房空间的利用
里弄房的平面布局
上海印象
第五章社会生活
上流社会
上海的中国人
良性的圆形监狱
第六章文化生活
电影和文学
怀旧之情和“消失文化”
电影
文学
《上海孤儿》
《长恨歌》
结论
第七章上海里弄房的未来
新天地
新加坡店屋
田子坊
结论
附录一:中国的哲学和宗教
儒家
道家
佛教
附录二:米歇尔·福柯和后结构主义
权力、规训和空间
后结构主义
文献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