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治理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发展逻辑与进路

治理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发展逻辑与进路

  • 字数: 1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吴超 著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794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分为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并在总结社会治理发展经验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考。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发展事件,它深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作为一种持续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经过启动期(1978-1991)、发展期(1992-2011)和深化期(2012年至今)的层层推进而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发展,反映了党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认知的逐步深化,也揭示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强化制度力量和组织优势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作者简介
    吴超,上海松江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美国丹佛大学公派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史、城市发展史、思想文化史等。现已出版专著五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十余项。获得“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阳光学者”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等荣誉。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向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认知飞跃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原则调整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方向定位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目标确立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启动期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政策调适(1978-1991)
第一节 社会风险治理的基本思路与根本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统一战线及其社会治理成效
第三节 城市街居制与时俱进的立法过程
第四节 农村社会治理转型与村民委员会的创设
第三章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结构转型
第一节 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引发的社会重塑效应
第二节 社会独立主体的生成逻辑与发展需求
第三节 多元主体共治萌起与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巩固
第四节 党作为元决策主体和思想主体的能力建设
第四章 改革开放发展期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格局发展(1992-201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核心内涵与实现路径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历史背景与现实依据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目标任务与检验准则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科学理论与发展思想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体系创新与理想成形
第五章 改革开放深化期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2012年至今)
第一节 城镇化进程对城市社会治理转型的新影响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的新动向
第三节 社区制嬗递及其推进基层治理的创新意蕴
结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及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