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

《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

  • 字数: 1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美)浦安迪 著 夏薇 译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6048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浦安迪从原型理论、中国古代神话、阴阳五行理论、西方中世纪诗歌、中西庭院比较,以及小说叙事的"结局感"等几大方面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入而别具一格的分析与研究。与重视评点的读法大相径庭,本书引入了当时流行的西方文学研究理论。“原型”一语,取自哲学、人类学,尤其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用来表达蕴含在某种文化表现里的内在思维模型,作者提出“互补二元性”(阴阳)和“多项周旋性”(五行)这两个概念性框架,既是对《红楼梦》的艺术内涵的详细考察,更是从深层结构模式来对中西各自不同的文学传统进行对比;“寓意”所指,并非意味着“《红楼梦》所寓之意”,而是指某种特定的修辞写法,西方文学常用这一术语来解释某些古典作品表面上的叙事文字隐藏着另一层思想内容的情况,浦安迪在这里更多指《红楼梦》的作者们在文本中透露的有意安排。不论读者和红学研究者对其中的结论是否接受,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为理解中西文学传统提供了一个个案尝试。
内容简介
《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为海外汉学家浦安迪用比较文学方法,就中国经典文本《红楼梦》进行了文化层面的解析。不同于重视评点的旧式读法,书中引入“原型”与“寓意”的西方文学理论,意欲揭示这部作品的内在思维模型,以及表层叙事背后隐藏的含义。之所以选择《红楼梦》,是因为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文化中二元对立互补(阴/阳、寒/暑……)和周期循环往复(五行、四季……)的文化思维模式。钱锺书先生曾向国内学者引介本书,此次为中译本首次出版。
目录
致中文读者
初版序言
导言
第一章中国文学中的原型和神话
第二章女娲和伏羲的婚姻
第三章互补二元性与多项周旋性
第四章《红楼梦》的原型结构
第五章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中的寓言
第六章西方寓言中的庭园
第七章中国文学的庭园
第八章此园俯仰鉴天地:大观园的寓言
第九章结局与结论
附录1女娲和伏羲的图示
附录2《红楼梦》文本分析图表
附录3清代艺术家对《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构想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