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奉贤与货币起源

奉贤与货币起源

  • 字数: 31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施云江,范娜 著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077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5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德国柏林古钱币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都认为,人类货币从中国的贝币开始。那么中国的贝币产于何处,是怎样从贝壳变为货币,是谁策动的,作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史料收集,并对采贝遗址进行两次地质钻探,以5个实证和逻辑推导证明是奉贤。
作者简介
施云江,1960年生。16岁插队落户奉贤县江海乡。19岁入伍上海武警。23岁退伍至机关工作并补习初中文化。25岁县委组织部,大专毕业后任基层政府党委副书记。34岁市级工业开发区副总。2001年完成MBA学习,以后坚持学习金融等各类课程十年。著有《盐碱地上的挣扎》。
目前任上海奉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奉贤分会常务副会长,兼奉贤区人力资源协会会长。
范娜,1983年生。2006年同济大学法律系毕业;2010年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修班毕业。
现为上海奉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曾参与《盐碱地上的挣扎》的撰写。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货币“发源地”——奉贤(约公元前2050年)
第二章“三女”逃亡,奉贤投亲(公元前473年)
第三章五个采“证”
第一节言偃讲学
第二节宁海古城
第三节考古之瓮
第四节惕傣话
第五节采贝遗址
第四章边缘“态度”
第一节外围收集
第二节肉眼“DNA”
第五章货币发明人——典龙(约公元前2050年)
第一节天人“帝舜”与大贤“典龙”
第二节史料中的逻辑指引
第三节逻辑印象中的“史料”
第六章关联思考
第一节货币的“坐标”
第二节货币与理性
第三节货币与创新
第四节货币与动力
第五节货币与信用
第七章遥远的历史对应创新的未来
第一节奉贤“采贝文明”的价值(4000年生存的坚韧性)
第二节文明古国的意义(共生共长条件下“包容与创新”的坚持者)
后话
附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