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

  • 字数: 2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 作者: (美)乔纳森·H.特纳 著,邱泽奇,张茂元 等译 著作
  • 出版日期: 2006-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804027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6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跟以前各版本相比有许多变动和新颖之处。全书除靠前章为总论外,共分七大部分计29章。每一部分既概要总结了各种理论观点的来源,也分述了不同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本书对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观点进行了分类,抓住了当今社会学中的很核心的理论领域,展现了不同理论传统的发展脉络,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和详明性特征。因此,目前在社会学领域中,本书一直被当作专业推荐阅读书。自1974年以来,本书已连续出版了七个版本,并被译成了不同语言。仅在中国它就有多个译本,这是其它同类著作难以相比的。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编,包括功能主义理论、进化理论、冲突理论、批判理论、交换理论、互动理论、结构理论,论述充分,结构严谨,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流派和代表人物进行了详尽介绍。
    本书作为社会学理论的经典教材,现已出至第七版,因此得以吸纳很为晚近的社会学理论发展,以及作者本^对社会学理论的近期新理解和诠释。
    本书附有配套网络版(见www.sociology.wadsworth.com),不仅补充有很好丰富的社会学资料,也为作者读者设置了理想的互动平台,和本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乔纳森·H.特纳(Jonathan H.Turner),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杰出教授,1968年获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他在情感社会学等众多社会学分支颇有建树,并且曾经在世界多所高校讲学,是有优选影响的有名社会学家。
    译者简介:邱泽奇,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先后学习过生物学、农业古籍和农业史、社会学,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研究员、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组织以及高新技术与网络社会。
目录
前言/i
第1章  社会学理论/1
  科学理论的本质/1
  科学理论的要素/5
  结论/18
    第1编  功能主义理论
第2章  早期功能主义理论/21
  有机体类推/22
  功能主义和涂尔干/25
  功能主义和人类学的传统,28
  默顿对宏大功能主义框架的批判/32
  结论/34
第3章  分析功能主义:帕森斯/35
  社会行动的结构/36
  社会系统/38
  向功能强制主义转变,42
  控制的信息等级/44
  一般交换媒介/45
  帕森斯论社会变迁/46
  帕森斯论“人类状态”  /48
第4章  系统功能主义:卢曼/50
  卢曼的“一般系统”方法,51
  卢曼关于社会进化的概念/58
  社会的功能分化/62
    第2编  进化理论
第5章  早期进化论/71
  早期生态学模式/73
  达尔文和自然选择/76
  结论/78
第6章  生态学理论:霍利/79
  基本假设/80
  环境/81
  功能和关键功能/81
  均衡与变迁/83
  进化/85
  结论/89
第7章  新进化论,91
  社会生物学理论,92
  社会形态的跨物种比较/98
  进化的阶段理论/102
  返回对人类本性的理论化/111
  结论/119
    第3编  冲突理论
第8章早期冲突理论/123
  马克思与冲突理论/124
  韦伯与冲突理论/126
  齐美尔与冲突理论/129
  冲突理论在20世纪的重现/131
  结论/140
第9章  新韦伯主义冲突理论:柯林斯/141

  社会组织的微观基础/142
  冲突社会学/143
  结论/151
第10章  新马克思主义冲突理论,152
  有关马克思实质论点的简要回顾/153
  新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赖特/154
  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体系分析/164
  结论/169
第11章  女性主义冲突理论/170
  布卢姆伯格的性别分层理论/171
  查菲茨的性别公正理论/174
  结论/180
    第4编  批判理论
第12章  早期批判理论/183
  马克思思想中的批判传统/184
  韦伯的悲观主义:早期批判理论家的两难境地,187
  法兰克福学派/188
  批判理论中的文化倾向/191
  结论,194
第13章  批判理论:哈贝马斯/195
  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分析/196
  对科学的批判/197
  社会中的合法性危机/199
  早期对语言和互动的分析/201
  哈贝马斯对社会进化的再度建构/203
  交往行动理论/205
  结论/211
第14章  后现代主义理论/213
  对科学的后现代批判/214
  经济后现代主义/220
  文化后现代主义/226
  结论/233
第15章  女性主义批判理论,234
  性别的声音:早期对社会科学的挑战/236
  为女性而建立的社会学:女性主义方法论、认识论和“立场”理论/239
  对批判女性主义理论的挑战/248
  结论/249
    第5编  交换理论
第16章  早期交换理论/253
  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论/254
  人类学中的交换理论/255
  心理行为主义与交换论/261
  社会学传统与交换论/265
  结论/268
第17章  行为主义交换理论:霍曼斯/269
  基本交换原理/271
  用基本的原理来建构解释体系/273
  从行为到宏观结构/275
  结论/277
第18章  辩证交换理论:布劳/278

  基本交换原理/279
  基本交换系统/280
  交换系统和宏观结构/285
  布劳的社会组织构想/289
  结论/289
第19章  交换网络理论/290
  爱默森的核心观点/291
  结构、网络与交换/293
  库克的理论纲要/297
  结论/305
第20章  理性选择理论/306
  赫克特的群体团结理论/307
  科尔曼的群体团结理论/316
  群体团结的原理:赫克特和科尔曼理论的综合/318
  结论/320
    第6编  互动理论
第21章  早期互动论和现象学/323
  早期美国学者对互动的见解/324
  符号互动论的兴起/333
  早期欧洲学者的见解/337
  结论/345
第22章  自我和身份理论/346
  斯特赖克的身份理论/347
  麦考尔和西蒙斯的身份理论/350
  伯克的身份理论/354
  结论/360
第23章  角色理论:特纳/361
  角色构成过程/363
  一致性的民间规范/364
  互动的暂定性本质/364
  角色校正过程/364
  自我观念和角色/364
  特纳建构角色理论的策略/365
  结论/369
第24章  剧场理论:戈夫曼/371
  剧场的比喻/373
  自我的展示/374
  专题互动/377
  非专题互动/387
  框架和经验的组织/390
  结论/394
第25章  常人方法学/395
  互动的反身性和索引性本质/396
  加芬克尔的早期研究/397
  西库雷尔的批评/399
  萨克斯的谈话分析/401
  齐默尔曼、波尔纳和威德的情景路线/402
  谢格罗夫的谈话分析/403
  结论/406
第26章  情感理论/407

  霍赫希尔德的情感剧场理论/408
  情感的符号互动理论/409
  地位和权力的情感理论/414
  心理互动分析的情感理论/423
  结论/426
    第7编  结构理论
第27章  早期结构主义理论/429
  马克思理论中的结构成分/430
  涂尔干的结构社会学/431
  齐美尔的形式结构主义/434
  结构主义的分化/435
  列维一斯特劳斯的法国结构传统/436
  英国的结构主义传统/439
  社会心理学中的美国结构主义传统/441
  结论/448
第28章  结构化理论:吉登斯/449
  对“科学的”社会理论的批评/450
  “结构化理论”  /451
  结论/462
第29章  文化结构主义理论:布迪厄/463
  布迪厄的结构主义/464
  对既有理论的批判/465
  布迪厄的文化冲突理论/468
  结论/474
第30章  网络理论,475
  网络分析中基本的理论概念/476
  纽带的模式与结构/478
  结论/485
人名对照表/487
专有名词对照表/49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