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计算机软件技术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技术及应用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张玉洁,孟祥武,徐塞虹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295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教学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经验,以算法和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内容为主线,介绍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应用,所选内容经典而丰富,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按照“计算思维”的本质和思想来选择和设计知识主题,构建知识架构,并在内容的展示形式上体现“计算思维”。以应用实践为主,对理论部分合理裁剪,保留支撑技能学习的部分,剔除与实际操作无紧密关系的内容。案例设计体现创新和趣味性,较好处理了“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关系。
目录
前言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程序设计技术
第1章计算机软件概述
1.1计算机软件的概念
1.1.1什么是计算机软件
1.1.2软件的特点
1.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1.2.1从计算机系统的分层角度
1.2.2从软件服务对象的角度
1.2.3从软件著作权的角度
1.2.4一些网站对软件的分类
1.3软件与程序
1.3.1软件和程序的关系
1.3.2软件开发和程序设计
1.4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
1.4.1软件危机
1.4.2软件工程
1.5软件标准和法规
1.5.1软件标准
1.5.2与软件相关的法规
1.6软件许可证
1.6.1软件的版权与许可证
1.6.2软件许可证的种类
本章思维导图
第2章程序设计
2.1使用计算机解题
2.2程序设计概述
2.2.1程序设计的主要步骤
2.2.2程序设计环境
2.2.3VBA程序设计环境
2.3结构化程序设计与实例
2.3.1结构化程序设计过程
2.3.2结构化程序的结构
2.3.3结构化程序设计举例
2.4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实例
2.4.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过程
2.4.2面向对象的相关概念
2.4.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例
本章思维导图
第3章程序设计语言
3.1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
3.1.1程序
3.1.2程序设计语言
3.2一些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
3.3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3.3.1低级语言
3.3.2高级语言
3.4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
3.4.1翻译程序
3.4.2编译程序
3.4.3解释程序
3.4.4汇编程序
3.5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
3.5.1变量和常量
3.5.2基本数据类型
3.5.3表达式与赋值语句
3.5.4程序的控制结构
3.5.5子程序
3.6程序设计语言VBA
3.6.1数据类型
3.6.2常量与变量
3.6.3表达式
3.6.4数组
3.6.5控制结构
本章思维导图
第二部分算法与数据结构
第4章算法基础
4.1算法的概念和特性
4.2算法的描述方法
4.3算法设计的要求
4.4算法效率的度量
4.5算法实例
本章思维导图
第5章数据结构基础
5.1基本概念和术语
5.2线性表及其应用
5.2.1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及其抽象数据类型
5.2.2线性表的存储结构
5.2.3线性表应用示例
5.3栈和队列及其应用
5.3.1栈
5.3.2队列
5.4树及其应用
5.4.1树的逻辑结构及其抽象数据类型
5.4.2二叉树
5.4.3树与二叉树的转换
5.4.4树的存储结构
5.4.5树的遍历
5.4.6树的应用
5.5图及其应用
5.5.1图的逻辑结构及其抽象数据类型
5.5.2图的存储结构
5.5.3图的遍历
5.5.4图的应用
5.6查找表及其应用
5.6.1查找表的逻辑结构及其相关基本概念
5.6.2静态查找表
5.6.3动态查找表
本章思维导图
第三部分数据库技术
第6章数据库基础
6.1数据库技术的出现
6.2数据库系统
6.2.1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6.2.2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
6.3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6.3.1数据库
6.3.2数据库管理系统
6.3.3关系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6.4一个关系数据库的例子
6.5数据模型
6.5.1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6.5.2数据模型的分类
6.6E—R模型和E—R图
6.6.1E—R模型
6.6.2E—R图
6.7关系模型
6.7.1关系模型的三要素
6.7.2关系
6.7.3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6.7.4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和关系实例
本章思维导图
第7章数据库设计
7.1数据库设计过程
7.1.1需求分析阶段
7.1.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7.1.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7.1.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7.1.5数据库实施阶段
7.1.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7.2数据建模
7.2.1数据建模的主要步骤
7.2.2概念数据建模
7.2.3逻辑数据建模
7.3改进数据库设计质量——优化
7.3.1衡量模式质量的要点
7.3.2属性之间的依赖
7.3.3范式与规范化
7.4一个关系数据库设计实例
本章思维导图
第8章数据库实现基础
8.1引言
8.2实现基础——关系代数
8.2.1传统的集合运算
8.2.2专门的关系运算
8.2.3用关系代数表示查询
8.3结构化查询语言
8.3.1SQL的组成
8.3.2SQL查询的基本结构
8.3.3聚集函数
8.3.4数据定义
8.3.5数据更新
8.3.6数据控制
本章思维导图
第9章使用Access2010实现数据库
9.1应用案例:教学管理系统
9.2数据库的创建和维护
9.2.1利用模板创建数据库
9.2.2创建空数据库
9.2.3数据库的操作与维护
9.3数据表的创建和维护
9.3.1创建数据表的方法
9.3.2利用表设计器创建数据表
9.3.3创建表间关系
9.3.4维护表间关系
9.3.5输入表中数据
9.4创建查询
9.4.1查询的概念
9.4.2查询的类型
9.4.3查询的创建方法
9.4.4查询的保存、运行与修改
9.4.5数据查询的应用
9.5创建窗体
9.5.1窗体的类型
9.5.2窗体中的控件
9.5.3窗体的应用
9.6创建报表
9.6.1报表概述
9.6.2报表的应用
9.7创建宏
9.7.1宏概述
9.7.2常用的宏操作
9.7.3宏的应用
9.8创建模块
9.8.1模块的组成
9.8.2模块的分类
9.8.3模块的创建方法
9.8.4模块的应用
本章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摘要
目前,文科类专业与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交叉、渗透,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也开始由培养操作技能转换到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培养上。根据教指委的研究,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力培养目标中最主要的两个学科专业能力是: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计算机的问题求解能力。
    针对文科类专业学生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作者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制订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多年教学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经验,以算法和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内容为主线,介绍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应用。图0-1给出了全书的思维导图。本书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围绕以下教学思想对内容进行组织和展示。
    1)知识与系统结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在内容定位上面向应用,优化体系。教会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所涉及的方法和思想,将问题转化成能够用计算机解决的形式。
    2)知识与实用结合:在内容选取上主要以实践价值为尺度进行选择,适度弱化纯理论内容,并进行合理裁剪,剔除与实际操作无紧密关系的内容。
    3)知识与趣味结合:不简单套用计算机专业与理工科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知识点的编排和改造,引入大量精心设计的图、表和例题来提高趣味性,减小文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难度。
    本书作为教育部文科教指委的立项教材,由张玉洁、孟祥武和徐塞虹共同完成。其中,张玉洁副教授、孟祥武教授编写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徐塞虹副教授编写了第二部分。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并从中受益很多,在此也向所有作者表示感谢。
    最后要感谢我们的父母,本书就是给他们的献礼。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言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还请读者批评指正并赐教。
    编者2015年12月于北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