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戏剧学导论

戏剧学导论

  • 字数: 70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顾春芳 著
  • 出版日期: 2014-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050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4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宏观和整体上介绍戏剧艺术,阐述了戏剧学中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叙述上史论结合、评述交融,有概括有分论,有论述有描述,引实例发观点,内容涉及了形态、特性、功能、表演、导演、舞台、叙事、结构、意象等各个方面。它取法从戏剧形态的横向和戏剧历史的纵向来对古今中外的戏剧做出整体性的考察,在戏剧史卷帙浩繁的作品和理论中,梳理、归纳、概括出了开卷有益的纲要和重点。作者长期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在大量前期成果的基础积累上,以近十年的时间关注并深入戏剧学的研究。对原有的理论命题有介绍、有辨析也有创新;对现当代的戏剧流派、观念和艺术也有精要的阐释。在中外戏剧文化的比较研究基础上,广泛介绍人类戏剧文化,并寻找具有中国戏剧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构成的精神内核,以推动戏剧艺术立足中国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主导观念,对未来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教育都有指导意义。全书350多张图片,图文并茂,全面系统、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文字生动、观念新颖、论述严谨,有较强的可读性。既是一项系统深入的戏剧学研究论著,也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总论型教材。
作者简介
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戏剧影视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特聘专家、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戏剧学、电影学教学与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她的舞台——中国话剧女导演创作研究》《戏剧交响》《导演艺术论》(副主编)、《黄蜀芹和她的电影》(合著)、《戏剧美学教程》(副主编)。独立承担或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近十项。代表论文有:《新时期话剧之转型和女性导演之崛起》《舞台意象及其诗性蕴藉》《昆曲现代传播的剧场形式构想》《林兆华舞台艺术的禅心与意象》《意犹未尽话小城——再论(小城之春>的中国美学精神》《解读王好为及其电影》《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戏剧形态
第一节 戏剧的古代形态
一、东西方戏剧的起源
二、酒神赞颂与角色诞生
三、古希腊戏剧的演出形态
四、古罗马的演剧形态
五、中世纪演剧形态
六、意大利“假面喜剧”
七、古典风范与浪漫情怀
第二节 戏剧的近代形态
一、易卜生与写实主义戏剧
二、诗意现实主义的风格
三、心理现实主义的探索
第三节 戏剧的现代形态
一、现代派与后现代派
二、非线性戏剧
三、环境戏剧
四、女性戏剧
五、多媒体戏剧
第四节 戏剧的多样化形态
一、戏曲
二、话剧
三、歌剧
四、舞剧
五、哑剧
六、音乐剧
第二章 戏剧特性
第一节 何谓戏剧
一、传统的认识与阐释
二、定义的寻找
三、在场呈现的艺术
第二节 观念争鸣
一、“戏剧情境”的意义
二、对于“冲突”的认识
三、“动作”的内涵应该扩展
四、“综合戏剧”与“贫困戏剧”的一致性
第三节 时空交融
一、戏剧空间的类型
二、戏剧时间的维度
第四节 论假定性
一、“戏剧性”是主客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假定性”是戏剧艺术的共有属性
第三章 戏剧意象
第一节 审美意象的创造
一、作为诗艺本体的意象
二、演出意象与审美直觉
三、“形象种子”与“审美意象”
第二节 演出意象的美学特征
一、演出意象的整体性
二、演出意象的真实性
三、演出意象的瞬间性
四、演出意象的多解性
五、演出意象的独一性
第三节 生命体验的审美境界
一、审美意象是对最高真实的体验
二、源于诗性直觉的审美意象
三、审美意象呈现诗意的生命体验
第四节 从意象到意境
一、意境的美学意蕴
二、朱端钧《桃花扇》的意境创构
三、焦菊隐所言“诗自情”的内涵
第四章 戏剧流派
第一节 现代戏剧流派
一、象征主义戏剧
二、表现主义戏剧
三、有在主义戏剧
四、荒诞派戏剧
第二节 戏剧流派比较
一、戏曲程式化表演的审美意蕴
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表
第三节 戏剧批评
一、戏剧批评的价值
二、批评家的修养
第四节 戏剧美学建设
一、戏剧美学建设的立足点
二、戏剧与审美教育演方法
三、布莱希特“史诗剧”的表演方法
第三节 新观念的诞生与传播
一、黄佐临和他的“写意戏剧观”
二、“方法派”的表演观念与实践
三、巴赫金的“丑角地形学”
四、人类表演学的探索、困境和意义
第五章 戏剧功能
第一节 剧场观演关系
一、演出空间交流的构成关系
二、整体空间代替相对空间
第二节 戏剧的艺术功能
一、艺术的社会本质和审美本质的统一
二、“文以载道”思想的辨析
三、寓教于乐的艺术方式
四、儒家美学的深刻影响
第三节 戏剧批评
一、戏剧批评的价值
二、批评家的修养
第四节 戏剧美学建设
一、戏剧美学建设的立足点
二、戏剧与审美教育
第六章 戏剧表演
第一节 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
一、时空统一性特征
二、主体、工具和作品高度统一
三、演员当众表演的艺术
四、表演艺术是动作的艺术
第二节 演员创造角色
一、表演与扮演的异同
二、自我和角色的双重言说
三、情感张扬与理性控制
第三节 演剧观念的讨论
一、理想范本与双重自我
二、演员与角色的合一
三、焦菊隐和他的“心象说”
第四节 伟大的戏剧演员
一、莫里哀代表的法兰西精神
二、加里克及其悲喜剧创作
三、天才的莎剧“王子”奥利弗
四、皮娜?鲍什和她的舞蹈剧场
第七章 戏剧文学
第一节 戏剧语言的构成及美感问题
一、戏剧语言的构成
二、戏剧文体的嬗变
三、戏剧语言的美感问题
四、中国戏曲的语言之美
第二节 戏剧体裁及其美学特征
一、悲剧的美学特征
二、喜剧的美学特征
三、正剧的美学特征
第三节 戏剧的叙事类型及其美学源流
一、文学文本的叙事类型
二、戏剧叙事的“新诗学”
三、两种叙事形态的美学源流和特征比较
第四节 戏剧结构的历史嬗变
一、总体布局的结构之美
二、幕场结构的美学意义
三、中国古典戏剧的结构美学
四、古典戏剧和“三一律”
五、源于时空观念的结构革新
第五节 不朽的戏剧“诗人”
一、雅典“诗人”的辉煌
二、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三、汤显祖与《牡丹亭》
四、歌德席勒的戏剧时代
第八章 戏剧导演
第一节 导演的工作
一、“导演”的确立
二、中国古典戏曲中的导演者
三、导演的职能
四、演出艺术的完整性追求
第二节 早期的舞台导演
一、从“秘密指挥者”到“导演者”
二、自然主义和“第四堵墙”
三、写实舞台的观念与实践
第三节 “舞台假定性”的开拓
一、戈登.克雷与“新运动”的传播
二、莱因哈特的梦想与现实
三、梅耶荷德的探索与成就
第四节 观念反叛与艺术革新
一、阿尔托与残酷戏剧
二、彼得.布鲁克与“空的空间”
三、格洛托夫斯基与“质朴戏剧”
第五节 女导演的整体崛起
一、西方女导演的出现和发展
二、中国话剧女导演整体崛起
第九章 戏剧空间
第一节 古代剧场
一、古希腊剧场
二、古罗马剧场
三、中世纪戏剧演出
第二节 近代剧场
一、镜框式舞台和彩绘布景
二、露天剧场和私人剧院
三、大型艺术剧场的出现
第三节空间美学
一、阿庇亚创造了音乐的空间形态
二、琼斯的戏剧空间想象
三、斯沃博达的“空间美学”
四、现代演剧空间
第四节 诗意空间
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