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通信光纤光缆制造设备及产业发展

通信光纤光缆制造设备及产业发展

  • 字数: 104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慕成斌 总编
  • 出版日期: 2017-07-01
  • 商品条码: 97875608716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信光纤光缆设备及其在中国产业的发展历程、技术发展和产业现状。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通信光纤光缆设备的基础知识、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其产业的发展方向。本书内容丰富全面,资料翔实具体,阐述清晰深入,可作为高等院校光纤通信、光纤光缆、有限传输、通信工程的专业教材获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作者简介
慕成斌,1942年生,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电工学院(现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后于上海电缆研究所从事通信电缆、光缆科研工作。自1978年起至今,一直从事光纤光缆及工程应用研究工作,是我国光纤光缆产品及应用工程的早期研究开发者之一。其间,曾在上海光纤通信工程公司、宏安集团公司、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担任技术领导和管理工作。曾任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宏安集团总工程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通信学会线路委员会委员,通鼎光电研究院院长。2002年以来,组织了全国通信光纤光缆用材料技术研讨会、全国通信电缆光缆专家委员会、威海2004年中国光纤光缆企业家峰会、3G发展光纤光缆研讨会、中国光纤光缆30年大会、通信光电缆材料技术与市场论坛、室内光缆技术研讨会等工作。荣获中国光纤光缆30年风云人物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光纤通信的兴起及传输媒质的变革
第一节光纤通信
第二节通信光纤技术
第三节通信光缆制造技术
第二章我国通信光纤光缆产业化
第三章通信光纤光缆制造设备的发展及产业
第一节制造设备技术发展概述
第二节通信光纤光缆制造设备产业
第三节通信光纤光缆制造设备发展展望
第二篇光纤预制棒制造设备
第一章光纤预制棒结构设计及制造方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光纤预制棒结构设计
第三节光纤预制棒制造方法
第二章光纤预制棒制造系统
第一节改进型化学气相沉积(MCVD)设备
第二节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设备
第三节外部气相沉积(OVD)设备
第四节气相轴向沉积(VAD)设备
第五节先进型等离子体气相沉积(APVD)设备
第三章光纤预制棒辅助制造设备
第一节预制棒工厂SiCl4和GeCl4集中供料系统
第二节外围供气系统
第三节废气处理设备
第四节腐蚀与清洗设备
第五节玻璃加工车床
第三篇光纤制造设备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光纤分类与应用
第二节制造方法
第二章拉丝塔
第一节总体构成
第二节子系统
第三章光纤拉丝辅助设备
第一节光纤预制棒辅助运输工具
第二节玻璃加工车床
第三节筛选/复绕设备
第四节氘气处理设备
第四篇光缆制造设备
第一章光缆的结构和分类
第一节光缆结构设计及基本要求
第二节光缆设计制造要素
第三节光缆的结构及分类
第四节室外光缆
第五节室内光缆
第六节金属被覆套管光单元光缆
第七节光电混合缆
第二章光纤着色及并带设备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光纤着色机
第三节光纤并带机
第三章光纤被覆设备
第一节二次被覆光纤的结构和要求
第二节紧套光纤被覆生产线
第三节松套光纤被覆生产线
第四节光纤带二次被覆生产线
第四章光缆成缆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SZ绞合成缆机
第三节笼绞成缆机
第四节盘绞式光缆成缆机
第五节骨架式带状光缆成缆机
第五章光缆护套设备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光缆护套生产线
第三节光缆护套生产线的特种配置装备
第六章软光缆生产线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蝶形光缆生产线
第三节单/双芯软光缆生产线
第四节金属螺旋管铠装软光缆生产线
第七章光纤复合缆(OPGW/OPPC)生产线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不锈钢管二次被覆生产线
第三节铝管挤出生产线
第四节OPGW/OPPC成缆机
第五节辅助设备
第八章光缆装铠生产线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普通光缆钢丝装铠生产线
第三节海底光缆钢丝装铠生产线
第四节钢带装铠机
第五篇光纤光缆制造智能化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工业制造发展及制造智能化
第二节光纤光缆行业的智能制造
第二章集中控制系统
第一节工业以太网
第二节SCADA系统
第三节制造执行系统(MES)
第三章智能物料系统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集中供料
第三节智能物流
第六篇通信光纤光缆、设备企业及为之贡献的人们
第一章光纤光缆设备制造企业
第二章光纤光缆制造企业
第三章为之贡献的人们、部分编写者介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