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ICSID管辖权新问题与中国新对策研究

ICSID管辖权新问题与中国新对策研究

  • 字数: 26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海浪 著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615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面对因案件激增导致的管辖权方面出现的新问题。ICSID各仲裁庭往往作出结果不同的管辖权决定。同时,中国近几年来在通过BIT同意ICSID管辖权的有关决策上出现了重大的转折,也导致中国的国家利益面临新隐患。但是,中国目前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些新问题与新隐患。王海浪著的《ICSID管辖权新问题与中国新对策研究》试图对这些新问题与新隐患加以探讨,提出管见。
作者简介
王海浪,男,1975年生,厦门大学法学院教师,2003年获得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靠前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厦门大学法学院靠前法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于美国美利坚大学访学。2006年至今于厦门大学法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靠前投资法、WT0法、电子商务法;给法学本科、研究生分别教授靠前法、条约法、靠前投资法等课程。参与撰写学术专著、教材多部。曾在《法律科学》、《靠前经济法学刊》等多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其中有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靠前法学》全文刊载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课题、福建省社科课题、法学院课题各一项,参与重量与省部级各类课题多项,曾多次参加国家部委咨询会议并作专题发言。
目录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体例安排和基本内容
第一章ICSID管辖权的三个必备条件
第一节ICSID管辖权概述
一、《ICSID公约》的缔结背景及中国的加入
二、管辖权问题在《ICSID公约》中的地位
三、ICSID管辖权的必备条件
第二节ICSID管辖权必备条件之一——“争端”适格
一、关于“法律争端”
二、关于“投资”
三、“通知”的效力
第三节ICSID管辖权必备条件之二——“当事方”适格
一、《华盛顿公约》缔约国的认定
二、对“下属单位或者机构”的“指派”
三、“另一缔约国国民”中的自然人
四、“另一缔约国国民”中的法人
第四节ICSID管辖权必备条件之三——当事方“书面同意”
一、同意的表达形式
二、同意的撤销
三、同意的排他性
第二章“同意”的前置条件——当地救济规则的利用
第一节当地救济条款在ICSID体制下的适用
一、传统国际法中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的适用:“放弃需明示”
二、《华盛顿公约》中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的适用:“要求需明示”
三、“墨菲兹尼案”:对附有期限“当地救济”的分析
第二节对当地救济条款的限制与架空:“岔路口条款”
一、“岔路口条款”问题的产生
二、触发“岔路口条款”的条件
三、“岔路口条款”的两难困境
第三节对当地救济条款的扩张适用:“洛文案”
一、案情
二、仲裁庭的理由
三、批评意见
四、评论
第四节中国的可采对策
一、中国缔结BITs中的相关规定
二、是否有必要坚持当地救济
三、“用尽”还是“一定期限内”前置行政复议程序
四、关于“岔路口条款”
五、关于“当地救济”规则与“终局性”要求
第三章中国对ICSID管辖权的同意
第一节同意方式简介
一、“全面同意”式
二、“逐案同意”式
三、“有限同意”式
四、“全面同意+重要例外”式
第二节国外同意情况之比较研究
一、加拿大
二、美国
三、印度
四、阿根廷
五、小结
第三节中国同意方式之现状判断:“落后”还是“超前?
一、1998年之前对“逐案同意”和“有限同意”式的坚持
二、1998年之后向“全面同意”式的转变
三、2005年之后采纳“全面同意十重要例外”式的尝试
四、小结
第四节中国可以采取的对策之具体分析
一、考虑之前提:在BIT中接受“中心”管辖权的作用
二、下策:“全面同意”式
三、中策:严格的“逐案同意”式
四、上策:区别对象采取“有限同意”或“全面同意+重要例外”式
五、小结
第四章最惠国条款对“同意”范围的扩展
第一节最惠国概述
一、最惠国待遇问题的提出
二、最惠国待遇不是一条习惯国际法规则
三、最惠国条款适用的范围
四、最惠国条款适用的例外
第二节ICSID仲裁庭关于最惠国条款的实践
一、“墨菲兹尼案”(2000年):有限适用
二、“西门子案”(2004年):完全适用
三、“赛利尼案”(2004年):基本不适用
四、“普莱玛案”(2005年):完全不适用
五、小结
第三节关于“最惠国条款”的对策
一、中国BIT中MFN条款的缔约实践
二、中国BIT中两种MFN类型并存情况下所蕴含的风险
第五章保护伞条款对“同意”范围的扩展
第一节“保护伞条款”概述
一、问题的提出
二、保护伞条款的演进
第二节ICSID仲裁庭对“保护伞条款”的实践
一、第一个“SGS案”(2003年8月)及其评论:不构成违反BIT
二、第二个“SGS案”(2004年1月)及其评论:构成违反BIT
三、CMS v.Argentina案:保护伞条款不能更改东道国义务的相对方
四、小结
第三节分析与对策
一、对“保护伞条款”的扩大解释会带来打开“防洪大闸”的风险
二、“投资者自我限制”方案
三、“涉及政府权力”方案
四、“司法礼让”与(防止)“权利滥用”方案
五、中国的可采对策
结论
缩略语表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