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学阐释与文学想象(齐格蒙特·鲍曼论后现代消费社会)

社会学阐释与文学想象(齐格蒙特·鲍曼论后现代消费社会)

  • 字数: 27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穆宝清 著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607638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当代英国著名社会学家与文化理论家齐格蒙特·鲍曼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以鲍曼有关“流动的现代性”的论述为起点,围绕“后现代消费主义”“乌托邦与美好社会”“后现代艺术”“后现代美学空间”“后现代道德”等重要议题进行解读和阐述,并对比分析鲍曼的独特社会学阐释与文学虚拟叙事的呼应和异曲同工之妙,发现其“杂交社会学”的价值所在,挖掘出鲍曼社会学研究中的积极因素和有效方法,同时对其个人主义的褊狭和极端的立场做出客观的分析和批判。
作者简介
穆宝清 男,1963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文学博士,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ilege,London)访问学者,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西方文论、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在《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外国文学研究》、《江海学刊》、《中山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第一章 齐格蒙特·鲍曼:一位“自由流动的知识分子”
第一节 社会的“局外人”:鲍曼的生平简历
第二节 “自由流动的知识分子”:鲍曼的主要著述与学术轨迹
第三节 “社会学的故事讲述者”:鲍曼的杂交社会学
第四节 社会科学中的“新的积极性”:鲍曼国内外研究简述
第二章 齐格蒙特·鲍曼论流动的现代性
第一节 流动的现代性与不确定性
第二节 流动的现代性与个体自由
第三节 流动的现代性与个体身份
第三章 鲍曼论后现代艺术
第一节 后现代艺术的特征作为流动的现代性的范式
第二节 后现代艺术作为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模仿的更新版本”
第三节 后现代艺术的意义和作用
第四章 鲍曼论后现代消费主义社会
第一节 后现代消费主义社会的欲望与焦虑
第二节 后现代消费主义社会的控制模式与美学空间
第三节 后现代消费主义社会的分层化与道德冲动
第五章 鲍曼论乌托邦与美好社会
第一节 鲍曼的乌托邦思想与后现代社会中的“消费乌托邦”
第二节 流动的现代社会的“个体乌托邦”与“美好社会”的理想
第三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怀旧的乌托邦”
第四节 鲍曼的社会主义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六章 鲍曼的杂交社会学:社会学阐释与文学想象
第一节 鲍曼社会学阐释学的视野与方法
第二节 鲍曼社会学阐释中的诗性语言与隐喻修辞
第三节 鲍曼社会学阐释的文学动原
第七章 鲍曼的社会学阐释与文学叙事的交汇
第一节 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性与后现代人类生存状况
第二节 拉伯雷《巨人传》中的“特来美”修道院与后现代消费自由
第三节 昆德拉的《慢》与后现代消费者的快速遗忘
第四节 巴拉德《天国》中的后现代消费主义景观社会
结语
英文摘要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