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

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

  • 字数: 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1995-09-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0769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1995
定价:¥1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隐逸作为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源远流长而又牵涉颇广。仁与隐,常常成为传统士人无法避免追求,也会成为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本书不专论隐士其人,而把隐逸作为一种独立文化现象,放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透视,将社会的宏观和心理的微观相结合,用现代意识诠释古代的历史文化,以哲明理、史叙其迹、文会其心、读者可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目录
□中华文库序 □合作出版中华文库缘起 □编辑说明 □作者序 第一章  隐逸,孔子如是说 无道则隐 道的维护/善恶选择/放言的反抗 贤者避世 明哲保身不等于苟且偷生/存身以成仁 隐居求志 待时关键在权变/蓄养而待,审时而动/虽天文王犹兴 第二章  隐逸,庄子如是说 无为有国者所羁 对权势网罗说“不”!/对身外的轩冕说 “不!”/面对羁和笼的觉醒 恬淡寂寞,虚无无为 隐身到隐心/卸除责任造遥游 不以天下害其生 以冷漠保身/阻断心志的发动/在无奈世界中活得精采 第三章  隐逸的类型 儒道隐逸的合流 思潮、行为、文献/隐逸文化的持成 许世之隐 以正在抗议邪恶/以独立抗议束缚/以抱负抗议环境 避世之隐 为生存而隐/因冷漠而隐户许世与避世的区别/如何看洁身自好 世界是复杂的 高卧东山,山中宰相/为“终南捷径”说句公道话 第四章  隐逸的贡献 道德尊严与文化批判    隐逸头上三把刀/在野异端/江湖文艺 不合作确立为权利 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相对的身心自由/合法的抗争手段 人生道路的多元选择 自知者明/自由心灵、自由时间、专业献身/做官,幸耶否耶? 深度参与与经世实学 隐居中的“受容”/矫时弊的建设/言在一时,效在身后 三个领域的不朽功勋 政治/伦理/文化 第五章  冷漠传统的形成 从处上横议到好好先生 匹夫有责,匹夫无权/为避祸而冷漠/政治冷漠向存在冷漠泛化 由隐居悲酸而心远 隐居大不易/以冷漠解忧/阶段冷漠向存在冷漠迁延 玄风其凉 冷漠汇入玄学/性分有定的“理造” 壶中天地 泛审美心境构壶/热情移入奏中天/责中天是英雄冢 归去来之后 隐逸文化的重大转变/冷漠成进世之隐 第六章  积极因素的消解 处不应出 入山林而不返/排除入世之心/野人休诵《北山移》 超然无闷 无是无非的超然/刀枪不入的麻木/“相忘尘世”还是“书生痛哭”? 清虚无为 子陵一钩多高兴/卸去两肩的责任/淘空自由意志 第七章  说朝隐 把不合作因素带入合作 金马门中/不在其位无以齐其政/九方皋相马夹缝中,漩涡外难做正直人/以外郡为隐/在地方上干番事业要在“成天下之事”     破除仕隐对立/死天下事不若成天下事/投劾何益耶? 混饭朝隐 混饭的要领/混饭成“大隐”/做事冷,做官热 第八章  谈遗民 义在哪里 道德热情与理性审视/一时之义,古今通义/自陷泥潭机制 “不仕一姓” 强调君臣纲常/狂热而害己害人/从狂热到冷漠 义愤、责任、建设 亡国与亡天下/承担当世之务/投身专业 第九章  反隐和尊隐 文武两手的反隐 思想罪!独立罪!/无法控制,不可预测/征隐不是尊隐 尊隐的背后 隐逸政策/界限不可逾越/尊除对统治者有益/尊伯夷的特殊涵义 消融反对派的渠道 不是文采风流,不是笑话/立仗马的榜样/皇帝劝人当“渔父”/另一条入教之道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