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环境中的教学工程

网络环境中的教学工程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加)帕凯特 著,鲍贤清 译 著
  • 出版日期: 200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17695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包括八章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第1章介绍了未来培训的大环境,即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第2章介绍了虚拟学习中心和在该环境下主要的教学工程问题。第3章讨论了教学工程的根基——教学设计、软件工程和知识工程。第4章介绍了具体的基于知识表示的教学工程方法。第5章介绍了针对该方法的基于网络的支持系统。第6、7、8章是三个案例研究,介绍我和我的同事是如何应用教学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设计E-learning课程的,课程的对象分别是大学生、职业继续教育和需要具体技能培训的企业员工。本书的最后,与读者探讨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社会中,教学工程所面临的挑战。
内容简介
因特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已成为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轻点鼠标,我们就能从全世界的图书馆、博物馆、报纸、电视电台节目和大学中获得资料。E—learning正迅速普及,涉及各领域各层次的成千上万门课程都能通过因特网获得。本书介绍了远程学习(E—learning)的新技术,以及通过远程信息资源建构知识的新技术。
本书的主题是教学设计或教学工程。在E—learning的环境下,教学工程必须建立在知识工程的基础上。并且,当结合使用图示化模型来表征学习者知识和能力时,教学工程这种方法特别有用。本书阐述了为什么教学工程需要超越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本书会展示新的有效的E—leanring方法,让你的想法彻底改变。
本书包括八章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第一章介绍了未来培训的大环境,即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第二章介绍了虚拟学习中心和在该环境下主要的教学工程问题。第三章讨论了教学工程的根基一一教学设计、软件工程和知识工程。第四章介绍了具体的基于知识表示的教学工程方法。第五章介绍了针对该方法的基于网络的支持系统。六七八章是三个案例研究,介绍我和我的同事是如何应用教学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设计E—learning课程的,课程的对象分别是大学生、职业继续教育和需要具体技能培训的企业员工。本书的最后,与读者探讨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社会,教学工程所面临的挑战。

作者简介
吉尔贝·帕凯特是加拿大LICEF研究中心(成立于1992年)成员,加拿大远程学习系统认知工程研究会主席。他在知识工程、教学工程和E-learning领域进行了多项前瞻性项目研究,著有3本专著。此外,他也是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的实践者,开发了20多门课程和很多学习材料。吉尔贝·帕凯特是Micro-Intel公司(1987—1991)的创始人,也曾供职于魁北克的科学与技术局(1982—1984)。
目录
关于本书
前言
致谢
介绍
译者序
1 E-learning带来的挑战
  知识社会
  知识管理
  教学和技术
  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
  过程和开发工具
  平台和门户
  小结
2 虚拟学习中心
  学习系统的概念
  参与者的任务和资源
  Explor@:基于网络的支持系统
  将学习事件整合到虚拟中心
  灵活多样的结构
  小结
3 教学工程基础
  系统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
  软件工程
  知识工程
  知识表示系统
  技能和能力
  小结
4 MlSA:一个教学工程方法
  MISA方法概览
  学习系统的概念层次
  过程和任务
  操作性原则
  情境和边界
  小结
5 网络上的教学工程
  ADISA的一般特征
  设计虚拟学习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
  小结
6 大学网络课程的教学工程再设计
  项目的界定
  初步分析
  体系结构
  学习材料的设计
  开发和验收
  传输的安排
  讨论
7 开发一个职业环境下的E—learning
  项目的界定
  初步分析
  体系结构
  学习材料的设计
  开发和验收
  传输的安排
  讨论
8 开发一个工作场所的E-learning环境
  项目的界定
  初步分析
  体系结构
  学习材料的设计
  开发和验收
  传输的安排
  讨论
结语
词汇表
参考书目
索引
关于作者
关于丛书编辑
关于顾问委员会委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