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金属工艺学(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字数: 398000.0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 王英杰 著
出版日期: 2015-08-01
商品条码: 9787111498889
版次: 2
开本: 16开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3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文件精神与要求,同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编写的。本书共十一单元,主要阐述了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钢铁材料热处理、钢铁材料、非铁金属及其合金、铸造成形、锻压成形、焊接成形、金属切削加工基础、切削加工工艺过程的制订、机械装配基础知识和钳工内容。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绪论1 第一单元金属材料基础知识3 模块一金属材料分类3 模块二钢铁材料生产过程简介4 模块三机械产品制造过程简介8 模块四金属材料的性能9 模块五金属材料晶体结构21 模块六纯金属结晶过程24 模块七金属材料同素异构转变26 模块八合金晶体结构与合金结晶过程26 模块九金属材料铸锭组织特征29 模块十铁碳合金组织与铁碳合金相图30 综合训练35 第二单元钢铁材料热处理40 模块一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41 模块二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43 模块三退火与正火44 模块四淬火46 模块五回火47 模块六表面热处理与化学热处理49 模块七热处理工艺实训52 综合训练55 第三单元钢铁材料57 模块一杂质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57 模块二非合金钢的分类、牌号及用途58 模块三合金元素在钢材中的作用64 模块四低合金钢和合金钢66 模块五铸铁75 综合训练82 第四单元非铁金属及其合金86 模块一铝及铝合金86 模块二铜及铜合金91 模块三钛及钛合金96 模块四滑动轴承合金97 模块五硬质合金99 模块六镁及镁合金102 综合训练105 第五单元铸造成形107 模块一铸造概述107 模块二砂型铸造108 模块三金属铸造性能115 模块四特种铸造简介118 综合训练121 第六单元锻压成形122 模块一锻压概述122 模块二金属锻压加工基础知识123 模块三金属锻造工艺127 模块四冲压132 综合训练136 第七单元焊接成形138 模块一焊接概述138 模块二焊条电弧焊139 模块三气焊与气割145 模块四其他焊接方法简介149 模块五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153 综合训练155 第八单元金属切削加工基础157 模块一金属切削加工概述157 模块二切削加工运动分析及切削要素158 模块三切削刀具160 模块四金属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163 模块五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编号166 模块六车床及车削加工168 模块七钻床及钻削加工、镗床及镗削加工177 模块八刨床及刨削加工、插床及插削加工180 模块九铣床及铣削加工182 模块十磨床及磨削加工185 模块十一圆柱齿轮齿形加工方法189 模块十二精密加工方法简介192 模块十三特种加工方法简介194 模块十四数控加工简介198 综合训练202 第九单元切削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205 模块一切削加工工艺过程概述205 模块二零件的安装和定位基准208 模块三零件切削加工工艺过程的制订211 综合训练213 第十单元机械装置基础知识215 模块一机械装配概述215 模块二机械装配方法217 模块三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219 综合训练222 第十一单元钳工223 模块一钳工概述223 模块二划线224 模块三錾削230 模块四锯削233 模块五锉削235 模块六钻孔、扩孔和铰孔238 模块七攻螺纹和套螺纹241 模块八刮削243 模块九弯曲和矫正245 综合训练246 参考文献
摘要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一、修订的基本思路1)保持第1版教材的适用范围、定位和框架结构;保持第1版教材在文字说明方面的精炼、通俗易懂和形象直观的特色,进一步对文字说明和图表进行推敲、修改和完善。 2)适应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简化部分教学内容及其难度,使理论知识科普化,形成容易理解的职业常识和实践经验;突出实践环节,加强工艺流程和应用范围的介绍,使学生对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具有初步认识;贴近生产过程,并为后续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 3)修改第1版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补充部分新内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知识,更新旧标准,使第2版教材的内容更合理、更充实。 4)注重将枯燥的专业知识趣味化,渗透文化特色,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探究、相互交流和相互协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5)贯彻“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中级,再由中级到高级的思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学生既能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职业知识和技能,又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淡化基础知识的培养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宽基础,复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主要修改的内容和补充的内容1)对部分表格进行了修改,使内容更加精炼和典型,突出了重点。 2)采用相关的最新国家标准。 3)对个别图进行了更新和修改,使图的形式更统一、准确,而且形象直观。 4)对个别的定义和概念进行了修订,如规定残余延伸强度、不锈钢等概念。 5)补充了更多的拓展知识等相关内容,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和科普性。 三、本书的教学目标1)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金属材料的生产、性能、牌号及应用方面的知识。 2)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金属零件各种成形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使学生初步具有选择毛坯、编制零件成形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以及相关职业技能。 3)了解各种主要成形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工具)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掌握一些主要设备(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 4)立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教材内容覆盖面宽,系统严谨、层次分明,突出实践性,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进行均衡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初步使学生建立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感性经验,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5)造就开放式和探究式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勇于探讨问题的学风,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企业状况,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6)注重将理论知识科普化和趣味化,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信息社会提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7)配备了相关课件以及方便学生复习、便于任课教师组卷的模拟试卷与标准答案。 四、本书的特色本书在编写内容上尽量做到布局合理、丰富、新颖;在内容组织上注重逻辑性与系统性,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语言文字方面做到精炼、准确、通俗易懂;在时代性上尽量反映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使教师和学生的认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本书每单元设有较全面的各种类型的思考题,供学生自学时自我检查。 本书建议总学时为62学时,具体学时分配见下表: 单元建议学时单元建议学时单元建议学时绪论、第一单元10第五单元6第九单元2第二单元6第六单元6第十单元2第三单元8第七单元6第十一单元实习中进行第四单元4第八单元12总计62本书由王英杰任主编,徐旭宁任副主编。全书由王英杰拟定修改提纲和统稿。其他参与编写人员及其分工如下:绪论、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六单元由王英杰编写;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由张瑞平编写;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由杜力编写;第五单元、第九单元、第十单元由徐旭宁编写;第十一单元由段荣寿编写。本书由高立伟审稿,最后由《金属工艺学》教材编写组审定通过。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同时,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文献资料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者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要求课程教材改革要面向21世纪,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精神,我们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缺少相应的金属工艺学课程教材的状况,并结合目前金属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要求、新情况以及某些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查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进行了多次专题交流与研讨,组织编写了《金属工艺学》教材,并且在编写过程中积极汲取各种现有教材的精华。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具有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和创新能力突出的职业技术人才。但突出能力教育必须以人的素质与能力为基础和核心,这也是满足目前就业市场需要的核心。强调高素质就是特别要重视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实践,学会把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素质和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狭窄的”或“单一的”技能,仅仅满足一时的就业需要,而是让每个学生具有“复合性”“可持续性”和“柔性”。“柔性”就是给予每个在校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深层的受教育机会和能力,使学生适应今后工作中的需求变化和岗位变换。 本书的教学目标是: 1)系统介绍金属材料的生产、性能、牌号及应用方面的知识。 2)了解金属零件的各种成形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并初步具有选择毛坯和编制零件成形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 3)了解各种主要成形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工具)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掌握一些主要设备(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 4)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建立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感性经验。 5)造就研究型学习环境,实行开放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实习现场,了解现代企业的状况,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6)培养科学意识和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知识面。 本书在内容上尽量做到布局合理、丰富、新颖;在文字介绍方面做到精炼、准确、通俗易懂和插图形象生动;在内容组织上注意逻辑性、系统性和层次分明,突出知识的实践性和科普性,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时代性上尽量反映金属成形加工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使师生的认识在一定层次上能跟上现代科技发展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新要求。每单元配有综合训练题,供学生自学时自我检查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基础知识。为了便于教学,本书还配备了电子教案、图库、综合训练答案和模拟试卷,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索取,联系电话01088379197。 本书建议总学时为62学时,具体学时分配见下表: 单元建议学时单元建议学时单元建议学时绪论、第一单元10第五单元6第九单元2第二单元6第六单元6第十单元2第三单元8第七单元6第十一单元(实习中进行)第四单元4第八单元12总计62本书主编为王英杰,副主编为潘丽云、王衍。全书由王英杰拟定编写提纲和统稿。绪论、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六单元和第八单元由王英杰编写;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由王衍编写;第五单元由王美玉编写;第七单元由杜力编写;第九单元由孙曼曼编写;第十单元由石爱军编写;第十一单元由潘丽云编写。本书由郭晓平审稿,最后由《金属工艺学》教材编写组审定通过。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同时,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文献资料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金属工艺学》编写组2008年1月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