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探索(第2辑)

诗探索(第2辑)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作者: 吴思敬,林莽,张洪波 主编 著
  • 出版日期: 2008-05-01
  • 商品条码: 9787801956606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邵燕祥与共和国起成长,也随着共和国承受了种种苦难。但苦难没有压垮他,从建国初期推出的诗集《歌唱北京城》、《到远方去》,到近年的新作,诗人不断地审视自我,超越自我。在他身上,诗人的锐敏感觉与鲁迅武的杂文家的风骨得到完美的统一。 李小洛以“慢”的审美态度对抗物欲的喧嚣的世界,写下了《省下我》等别具一格的诗篇。本书中几篇谈李小洛诗歌创作的文章,是对她前期创作的一个回顾,也承载着诗歌界对一个青年诗人的期耀。 “结识一位诗人”推出了雷平阳,他对大地对亲人的深情,他涛歌的夫气、厚重与变化,他独特甚或有些怪异的诗性思维,显示了他的坚实的创作实力。 泉子的关于食指的访谈,不仪交代了渚如“食指”笔名由来等有趣的背景材料,而且对食指近期的生活,思想与心态有很清晰的描述,关心食指的读者可以一读。 柏桦、杨景龙、陆红颖的文章从不同角度,以坚实的材料,阐释了新诗与古代诗歌传统的割不断的渊源。我们希望诗人与评论家能在这方面有进一步的研讨。 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的超文本诗歌,是近年诗坛的新生事物。《虚拟诗歌文本的现实审美和传播意义》和《超文本诗歌联合解码中的张力》二文,结合诗人毛翰的超文本诗歌创作实践,解析了超文本诗歌的特征,展望其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话题,值得关注。
内容简介
在“古代诗歌传统与新诗”栏目下,本辑发表了柏桦、杨景龙、陆红颖的三篇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以坚实的材料,阐释了新诗与古代诗歌传统的割不断的渊源,我们希望诗人与评论家能在这方面有进一步的研讨。     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的超文本诗歌,是近年诗坛的新生事物。本辑发表的《虚拟诗歌文本的现实审美和传播意义》和《超文本诗歌联合解码中的张力》二文,结合诗人毛翰的超文本诗歌创作实践,解析了超文本诗歌的特征,展望其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话题,值得关注。
目录
理论卷   编者的话   诗坛态势剖析     新世纪诗歌面面观――答诗友二十问   邵燕祥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选辑     书《邵燕祥诗选》后     一个不断寻绎灵魂的诗人旅程――邵燕祥论     阿利卢耶娃的俄罗斯冰雪――读邵燕祥《最后的独白》的旁白     读邵燕祥的《五十弦》     赤心侠骨的思想者――“邵燕祥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   关于驻校诗人李小洛     梦幻般缤纷的内觉体验――评李小洛的诗     别一种生存状态――关于李小洛诗歌中“慢”的解读     孤独者的诉说――李小洛诗歌读后感     面向更广阔世界的女性写作――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   结识一位诗人     对两重家乡的观望――雷平阳诗歌的一种读法     雷平阳诗歌《底线》辨析     1966年之后――个人自述   姿态与尺度     内陷的肉岙――读雪迪近期的诗     爵士乐的自由即兴与王敖的诗     现代寓言的写作者:王锋     照耀诗坛的一束月光――李见心诗歌创作特色   诗人访谈     食指:我更“相信未来”――答泉子问   古代诗歌传统与新诗   …… 作品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