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

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

  • 字数: 740千字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梁福军 著
  • 出版日期: 2017-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2468271
  • 版次: 3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4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长期工作实践、探索、研究和创新的经验基础上,将写作与编辑融为一体,以科技论文 写作要求及有关国家标准、规范为依据,运用现代汉语、英语语法,并结合大量实例撰写而成。全面阐述了 科技论文规范写作、编辑的规则和技巧,内容深浅适宜,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参考价值较高。 全书共分 11章。内容包括科技论文的基础知识;科技论文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中量、单位、插图、表格、 式子、数字、字母、名词(术语)、参考文献等的规范使用与表达;现代汉语中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 多层次书面语使用的场合、规则及标点符号的用法;英文规范表达的原则及英文标点符号的使用场合;科技 论文中的常见语病。 本书采用论述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全面,材料详实,结构清晰,所用实例主要来自科技期刊、 同行专著,以及作者多年实践工作的积累,适合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等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期刊、图书、网络 出版、新媒体编辑参考,适合作高等学校教师、学生的论文写作参考或自学用书,以及科技写作、编辑的培 训教材或学习材料。
作者简介
梁福军,工学博士,编审,《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副主编。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网络服务系统专家咨询服务栏目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硕士企业导师,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主编培训班授课老师,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英文编辑培训班授课老师、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目录
第3版序Ⅰ
第1、2版序一Ⅲ
第1、2版序二Ⅴ
第3版前言Ⅶ
第2版前言Ⅸ
第1版前言Ⅺ
第1章科技论文基础知识1
1.1科学研究与科技论文的概念1
1.1.1科学研究的概念1
1.1.2科技论文的概念1
1.2科技论文的特点2
1.3科技论文的分类4
1.3.1按所属学科和专业类别分类4
1.3.2按写作目的和发挥作用分类4
1.3.3按研究方式和论述内容分类6
1.4科技论文的结构8
1.4.1科技论文结构的概念8
1.4.2科技论文结构的要求8
1.4.3科技论文的结构及组成9
1.5科技论文的规范发表11
1.5.1写作与编辑11
1.5.2标准、规范的概念12
1.5.3规范发表的概念13
1.5.4规范发表的实现过程14
1.5.5规范发表的时间要素16
1.5.6规范发表的内容17
1.6科技论文规范发表的作用18
第2章结构组成及规范表达19
2.1题名19
2.1.1内容规范表达19
2.1.2语言规范表达20
2.1.3英文题名规范表达22
2.1.4缩略语正确使用26
2.1.5页眉27
2.1.6系列题名问题27
2.1.7中英文题名内容一致性28
2.2署名28
2.2.1署名格式规范表达28
2.2.2人名规范表达29
2.2.3单位名称规范表达30
2.2.4其他注意事项31
2.3摘要32
2.3.1摘要的特点32
2.3.2摘要的作用32
2.3.3摘要的基本结构及内容33
2.3.4摘要的基本类型33
2.3.5摘要规范表达一般原则36
2.3.6英文摘要规范表达37
2.3.7中英文摘要内容一致性40
2.3.8不规范摘要示例41
2.3.9Ei对英文摘要规范写作的要求43
2.4关键词45
2.4.1关键词分类45
2.4.2关键词标引45
2.4.3关键词标引常见问题47
2.5正文48
2.5.1正文的内容和组成48
2.5.2正文的层次标题49
2.5.3正文的表达方式49
2.5.3.1议论49
2.5.3.2记叙52
2.5.3.3说明55
2.5.4正文的基本要求57
2.5.5正文的常见问题58
2.6引言58
2.6.1引言规范写作原则59
2.6.2引言示例分析60
2.7材料与方法62
2.8结果63
2.9讨论64
2.10结论66
2.10.1结论规范写作原则67
2.10.2结论示例分析67
2.11致谢68
2.12作者简介69
2.13基金项目70
2.14中图分类号71
2.15文献标识码72
2.16论文编号72
2.16.1文章编号72
2.16.2DOI73
2.17论文日期信息73
2.18附录74
第3章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75
3.1物理量75
3.1.1量的概念75
3.1.2量制76
3.1.3量的单位和数值76
3.1.4量的方程式77
3.1.5量的量纲77
3.1.6量纲一的量78
3.1.7量名称和符号78
3.1.8量名称中所用术语的规则82
3.2计量单位83
3.2.1单位的概念83
3.2.2单位制84
3.2.3国际单位制85
3.2.4我国法定计量单位85
3.2.5单位一88
3.2.6单位名称和符号89
3.3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90
3.3.1量及其符号90
3.3.2单位名称及其中文符号94
3.3.3单位国际符号95
3.3.4词头98
3.3.5法定单位99
3.3.6量纲匹配99
3.3.7行文统一101
3.4量和单位使用常见问题101
3.5常用领域量和单位使用注意事项102
3.5.1空间和时间102
3.5.2力学102
3.5.3热学103
3.5.4电学和磁学103
3.5.5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103
3.6贯彻执行国家标准105
第4章插图的规范使用107
4.1插图的作用与特点107
4.1.1插图的作用107
4.1.2插图的特点108
4.2插图的分类109
4.2.1线形图109
4.2.2条形图110
4.2.3点图111
4.2.4构成比图113
4.2.5示意图114
4.2.6记录谱图116
4.2.7等值线图117
4.2.8计算机输出图117
4.2.9照片图118
4.2.10地图119
4.3插图的构成与规范表达119
4.3.1图序和图题120
4.3.2图例121
4.3.3图注121
4.3.4标目121
4.3.5标值线和标值122
4.3.6坐标轴123
4.4插图规范使用的一般原则123
4.5插图的规范设计制作126
4.5.1规范设计一般要求126
4.5.2图中线型选取127
4.5.3图形符号使用127
4.5.4图形布局设计128
4.5.5插图幅面确定132
4.6线形图的规范设计制作133
4.6.1曲线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133
4.6.2线形图规范设计制作技巧133
4.6.3线形图设计制作要点137
4.7计算机制图的正确处理137
第5章表格的规范使用138
5.1表格的基本名称138
5.2表格的类型140
5.2.1按结构分类140
5.2.2按内容分类141
5.2.3按用途分类142
5.2.4按版式分类142
5.2.5按位置分类143
5.3表格的构成与规范表达144
5.3.1表序和表题144
5.3.2表头145
5.3.3表体145
5.3.4表注145
5.4表格规范使用的一般原则146
5.5表格的规范处理148
5.5.1表格幅面确定148
5.5.2表格拆分、合并、增设和删除148
5.5.3表格排式转换150
5.5.4表格项目头设置152
5.5.5复式表头使用153
5.5.6栏目取名155
5.5.7表格数值表达158
5.5.8表文排式及标点符号使用159
5.5.9表中插图及式子处理160
5.5.10表格与文字配合160
5.5.11卡线表转换为三线表161
5.5.12三线表项目栏配置163
第6章式子的规范使用166
6.1式子的简单分类166
6.2数学式167
6.2.1数学式的特点167
6.2.2数学式的规范表达要求167
6.2.2.1数学式对正文文字的排式167
6.2.2.2数学式符号的注释168
6.2.2.3数学式的编号171
6.2.2.4数学式前的用语172
6.2.2.5数学式自身的排式173
6.2.2.6数学式排式的转换176
6.2.2.7矩阵、行列式的排式178
6.2.2.8数学式的转行180
6.2.2.9数学式乘、除号的表达186
6.2.2.10数学式中的标点186
6.2.2.11数学式中的字体187
6.2.2.12数学式的完整性187
6.2.3数学式表达的严谨性187
6.3化学式190
6.3.1分子式190
6.3.2结构式191
6.3.2.1结构式常用符号191
6.3.2.2结构式表示方式192
6.3.2.3元素和原子团的排法193
6.3.2.4位序的排法196
6.3.2.5改排或转行198
6.3.3实验式199
6.3.4化学方程式200
第7章参考文献的规范引用202
7.1参考文献的概念与作用202
7.2参考文献的类型和标识203
7.2.1参考文献类型203
7.2.2参考文献类型标识203
7.3参考文献标注法204
7.3.1顺序编码制205
7.3.2著者-出版年制206
7.4参考文献表207
7.4.1顺序编码制208
7.4.2著者-出版年制208
7.5参考文献引用示例208
7.6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和格式209
7.6.1专著210
7.6.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213
7.6.3连续出版物214
7.6.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214
7.6.5专利文献215
7.6.6电子资源216
7.7参考文献引用规则217
7.7.1引用基本原则217
7.7.2著录信息源217
7.7.3著录用文字217
7.7.4著录用符号218
7.8参考文献著录细则219
7.8.1主要责任者或其他责任者219
7.8.2题名221
7.8.3版本222
7.8.4出版项223
7.8.4.1出版地223
7.8.4.2出版者223
7.8.4.3出版日期224
7.8.4.4公告日期、更新日期、引用日期225
7.8.5页码225
7.8.6获取和访问路径225
7.8.7数字对象...标识符226
7.8.8析出文献226
7.9新版国标待改进之处227
第8章语言的规范使用229
8.1科技论文语言的特点229
8.2语法、逻辑和修辞231
8.2.1语法231
8.2.2逻辑232
8.2.3修辞232
8.2.4语法、逻辑、修辞间的关系233
8.3现代汉语语法基础233
8.3.1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233
8.3.2语素234
8.3.3词235
8.3.3.1词和词类235
8.3.3.2实词236
8.3.3.3虚词244
8.3.3.4词的兼类247
8.3.3.5体词和谓词247
8.3.4词组248
8.3.5句子概说249
8.3.6单句成分251
8.3.6.1主语和谓语251
8.3.6.2宾语和补语253
8.3.6.3定语和状语255
8.3.6.4特殊成分258
8.3.7常见单句句式259
8.3.7.1主谓谓语句259
8.3.7.2被字句260
8.3.7.3把字句261
8.3.7.4对字句262
8.3.7.5是字句262
8.3.7.6提示句263
8.3.7.7连谓句264
8.3.7.8双宾句264
8.3.7.9兼语句265
8.3.7.10存现句265
8.3.8复句266
8.3.8.1复句概述266
8.3.8.2复句的类型267
8.3.8.3多重复句270
8.3.8.4紧缩复句271
8.3.9句群272
8.3.9.1句群概述272
8.3.9.2句群的类型274
8.3.9.3句群与复句、段落的联系和区别275
8.4科技论文句式选择276
8.4.1整句和散句276
8.4.2长句和短句277
8.4.3主句和从句279
8.4.4主动句和被动句280
8.4.5肯定句和否定句281
8.4.6对字句和一般谓语句282
8.4.7是字句和是……的句284
8.4.8提示句和非提示句284
8.4.9常式句和变式句285
8.4.10完全句和省略句287
8.5标点符号正确使用287
8.5.1标点符号的分类及功能287
8.5.2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287
8.5.2.1句号287
8.5.2.2问号288
8.5.2.3叹号289
8.5.2.4逗号290
8.5.2.5顿号290
8.5.2.6分号291
8.5.2.7冒号292
8.5.2.8引号292
8.5.2.9括号293
8.5.2.10破折号294
8.5.2.11省略号295
8.5.2.12着重号295
8.5.2.13连接号296
8.5.2.14间隔号296
8.5.2.15书名号297
8.5.2.16专名号297
8.5.2.17分隔号297
8.5.3标点符号用法的补充规则298
8.5.4标点符号若干用法的说明300
8.5.4.1易混标点符号用法比较300
8.5.4.2两个标点符号连用的说明302
8.5.4.3序次语之后标点符号的用法303
8.5.4.4文章标题的标点符号用法304
8.5.5标点符号新旧标准差异说明304
8.5.6标点符号的活用305
8.6使用规范汉字306
8.6.1概论306
8.6.2常见错别字类型及其辨析方法306
8.6.3常见易错字(词)308
8.7科技论文句子组织311
第9章英文的规范表达317
9.1英文表达一般原则317
9.1.1先旧后新317
9.1.2主动语态优先317
9.1.3主语连贯318
9.1.4结构紧密318
9.1.5形式一致318
9.1.6语义一致319
9.1.7就近一致320
9.1.8指代明确320
9.1.9主语统一321
9.1.10简短恰当323
9.1.11用词准确325
9.2英文标点符号329
9.2.1逗号329
9.2.2分号334
9.2.3冒号336
9.2.4破折号337
9.2.5连字符339
9.2.6圆括号341
9.2.7方括号343
9.2.8引号344
9.2.9斜线号345
9.2.10撇号346
9.2.11省略号346
9.2.12句号347
9.2.13问号348
9.2.14叹号348
9.3英文语言润色348
9.4中英文混用351
9.4.1中英文词语混用352
9.4.2中英文标点混用353
9.4.3对语言混用的认识354
第10章其他规范使用和表达356
10.1数字356
10.1.1数字规范使用的依据356
10.1.2数字形式的选用356
10.1.2.1阿拉伯数字的选用356
10.1.2.2汉字数字的选用357
10.1.2.3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均可选用358
10.1.3数字形式的使用358
10.1.3.1阿拉伯数字的使用358
10.1.3.2汉字数字的使用362
10.1.3.3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同时使用362
10.1.4罗马数字的使用362
10.2外文字母363
10.2.1字母类别363
10.2.2大写字母使用场合364
10.2.3小写字母使用场合365
10.2.4正体字母使用场合366
10.2.5斜体字母使用场合367
10.2.6字体类别367
10.3名词和名词性词语368
10.3.1术语368
10.3.2日期和时间371
10.3.3人名371
10.3.4机构名373
10.3.5缩略语375
10.3.6型号编号378
10.4计算机语言378
10.5创新性379
10.6法规性380
10.6.1政治性380
10.6.2法律性381
10.6.3保密性381
第11章常见语病382
11.1用词错误382
11.1.1词类词义错用382
11.1.2数词量词使用不当385
11.1.3代词使用不当386
11.1.4副词使用不当387
11.1.5介词使用不当389
11.1.6助词使用不当390
11.1.7连词使用不当392
11.1.8偏正词组使用不当393
11.1.9联合词组使用不当394
11.2成分残缺395
11.2.1主语残缺395
11.2.2谓语残缺399
11.2.3宾语残缺400
11.2.4定语残缺401
11.2.5状语残缺402
11.2.6补语残缺403
11.3成分冗余403
11.3.1主语冗余403
11.3.2谓语冗余404
11.3.3宾语冗余404
11.3.4定语冗余405
11.3.5状语冗余405
11.3.6补语冗余405
11.4搭配不当406
11.4.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406
11.4.2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407
11.4.3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409
11.4.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410
11.5语序不当411
11.5.1主(宾)语位置不当411
11.5.2定语位置不当412
11.5.3状语位置不当412
11.5.4定语误用为状语414
11.5.5状语误用为定语414
11.5.6注释语位置不当415
11.6句式杂糅416
11.6.1混杂416
11.6.2粘连417
11.7详略失当417
11.7.1重复性冗余417
11.7.2非重复性冗余419
11.7.3苟简420
11.8复句错误421
11.8.1分句间意义不紧密421
11.8.2分句间结构关系混乱422
11.8.3关联词使用不当423
11.9歧义427
11.10标点不当429
11.10.1顿号429
11.10.2句号430
11.10.3逗号431
11.10.4分号432
11.10.5引号432
11.10.6冒号433
11.10.7括号434
11.10.8书名号435
11.10.9省略号435
11.10.10多种标点435
11.10.11标点配合437
11.11行文随意438
参考文献440
书评一442
书评二444
后记44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