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团队建设与管理实务 第2版

团队建设与管理实务 第2版

高职高专财经商贸类专业互联网+创新规划教材
  • 字数: 3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潘建林 编
  • 出版日期: 2019-11-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38407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3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依次分析了团队基础、团队构建及团队发展的相关问题。首先,本书在介绍了团队发展历程及类型、团队精神等理论的同时,还创新性地设计了“团队品质”章节,从而为团队建设指明了方向;其次,本书从团队建设实务出发,阐述了团队构建及团队培训的理论知识及实操技能;在此基础上,本书讲解了团队激励、团队沟通、团队领导、团队冲突四个涉及团队发展的理论知识及操作实务模块。而为了提高教材的教学应用性,本书还融入了二维码微课视频、心理测试、团队游戏、配套在线课程资源等新形态元素,并在每节后都配有相应的实训环节及课后习题,实现了边学边做。除此之外,本书还设计了三个校外综合技能型实训项目,以综合检验教学效果。本书体例清晰、教学内容明了、实训环节突出、新形态教学资源丰富实用,非常适合高职高专、本科院校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教学实践与实际应用。
目录
前言
二维码索引
第一章 团队概述
第一节 团队的含义及作用
第二节 团队与群体的关系
第三节 团队成员角色
第二章 团队发展历程及类型
第一节 团队发展历程
第二节 团队发展类型
第三章 团队精神
第一节 团队精神的内涵
第二节 团队凝聚力
第三节 团队合作
第四节 团队士气
第四章 优秀团队品质
第一节 科学的团队目标
第二节 清晰的团队角色
第三节 合理的团队规范
第四节 适宜的团队规模
综合实训一 企业团队建设问题诊断
第五章 团队构建
第一节 团队目标的构建
第二节 团队人员的组建
第三节 团队资源的整合
第四节 团队发展的规划
第六章 团队培训
第一节 团队培训概述
第二节 团队培训组织
第三节 团队培训方法
第四节 团队培训技巧
综合实训二 企业团队培训实战
第七章 团队激励
第一节 团队激励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团队激励的方式
第三节 团队激励的应用
第八章 团队沟通
第一节 团队沟通概述
第二节 团队沟通的方式与障碍
第三节 团队沟通技巧
第九章 团队领导
第一节 团队领导概述
第二节 团队领导力的构建
第十章 团队冲突
第一节 团队冲突概述
第二节 团队冲突的过程
第三节 团队冲突的处理
综合实训三 企业团队建设及发展项目报告
参考文献
摘要
在人本经济时代,“人”作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资产,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团队能使“人”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正因如此,团队建设与管理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重要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高校、企事业单位的重视。但从目前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教材建设情况看,相关教材的系统性、应用性不强,影响了教材使用者的教学实践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在借鉴了国内外团队建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及企事业单位团队实战经验,针对高校财经商贸类教学及企事业单位培训的需要,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工作。 本书内容的选择、编写及章节设计遵循了学习者的学习规律,结合了团队建设与管理实践运行规律,共分为团队概述、团队发展历程及类型、团队精神、优秀团队品质、团队构建、团队培训、团队激励、团队沟通、团队领导和团队冲突十章,并设有企业团队建设问题诊断、企业团队培训实战和企业团队建设及发展项目报告三个综合实训,从而阐释了团队基础、团队构建与团队发展的相关理论,并为企事业单位的团队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导。 作为新形态的团队建设课程教材,本书具有如下特点:①体系清晰明了、科学规范,知识体系层层递进、逻辑性强;②实训环节突出、教学应用性强,在理论阐释基础上,设计了包含案例分析、团队游戏、心理测试、情景分析、培训模拟、校外企业团队建设与管理实战等多种实训项目类型,实现了边学边做;③教学及实训可操作性强,不仅实训环节设计比较饱满,而且基本都配有操作性强的实训表格等教学工具,以帮助教师或培训师更好、更快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或学员的学习效果;④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特性突出,编写团队中不仅有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教师,还有企业总经理,教学内容及实训安排上深度融合企业管理实战,且本书也应用于校外企业的团队建设管理实践(如企业内训等),大 大提高了本书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⑤新形态特性突出,通过嵌入二维码、在线同步测验等形式融入了微课讲解、实训演示、情景表演、拓展知识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教材、课堂、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的新型教材编写模式;⑥配套教学资源丰富,除了为教材配套课件、教案、实训题参考答案、实训表格等资源,还在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http://www.zjooc.cn)开发了慕课,请在平台上的“高职”栏目下搜索“团队建设与管理”课程,即可获取视频、习题等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还可在平台上进行在线同步测试;⑦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学设计、内容开发以及教学实践中融入了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推进“大思政”育人格局构建。本书各章的具体分工如下:本书提纲由主编潘建林(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拟订;前言、第一~三章由潘建林执笔;第四章由张思平(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执笔;综合实训一由何东征(金华肯思特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执笔;第五章由程艳冉(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执笔;第六章由蒋祝仙(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执笔;综合实训二由徐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执笔;第七、八章由曾宪达(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执笔;第九、十章由楼芸(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执笔;综合实训三由吴雷、詹同军(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执笔;第一~四章、第七章~八章及综合实训一由潘建林统稿;第五、六章及综合实训二由赵丽英(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统稿;第九、十章及综合实训三由杨东旭(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詹同军统稿;最后由主编潘建林做全书统稿。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除了本书最后所列的参考文献外,尚有许多文献未能一一列出,在此谨向原作者深表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敬请学界、教育界同仁悉心指点,不吝赐教。为方便教学,本书配备了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凡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均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 www.cmpedu.com免费下载。如有问题请致电 010-88379375,服务 QQ:94537915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