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策略

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策略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包汉毅 著
  • 出版日期: 2013-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0746777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包汉毅所著的《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策略――以汉语熟语的德译为例》定位于文化学导向的翻译学,研究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相关问题,选取了现代汉语文学中的熟语及其德语翻译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具体的要求,笔者分析认为Johannes Heinrichs(1998)的文化概念可以担当翻译学以及本书的理论基础;然后在此定义基础之上,设计了海因里希斯方法,以此可以识别、析出熟语中的文化信息;其次进一步探清了文化信息的分类及其在文学源文中所承担的各种功能。
《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策略――以汉语熟语的德译为例》选取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陆文夫的中篇小说《美食家》及其两个德文译本(译者分别为Ulrich Kantz(1993)和Stefan Hase-Bergern(1992)作为研究素材。通过经验性分析,笔者归纳出熟语的通共12种翻译方法;接下来,对于每种方法,研究、论证了源语文化信息及其功能是否保留或者丢失。最后,在以上所述的分析基础上,笔者分别从归化和异化两个角度出发,提出、论证了各种情况下可能的熟语翻译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本书尝试从文化信息研析的角度,对文学翻译中熟语的理解和传递过程加以系统化,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翻译模式。
本书的研究成果既可应用于具体的翻译实践、教学,也对外语教学中熟语以及文化词的掌握、词典的编纂等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目录
1 引言
1.1 一般性问题
1.2 研究对象、具体问题和研究目标
1.3 本书结构
2 担当翻译学基础的Heinrichs(1998)文化概念
2.1 担当翻译学基础的文化概念所应当满足的要求
2.2 研究状况
2.3 Heinrichs(1998)的文化概念作为理论基础
3 翻译学理论基础
3.1 Koller(2004)的等价要求层级理论
3.2 文学翻译理论
3.3 目的论
3.4 两种根本不同的翻译类型
3.5 文学翻译应当遵循的文化传递和文化接受原则
4 关于语料素材
4.1 关于作家陆文夫(1928~2005)
4.2 关于中篇小说《美食家》
4.3 《美食家》及其德译本作为语料素材的论证
5 “熟语”概念的定义
5.1 德语语言学中Phraseologismus的定义
5.2 汉语语言学中的“熟语”定义
6 熟语中文化信息的析出
6.1 研究状况
6.2 Heinrichs方法
6.3 Heinrichs方法应用举例
7 文化信息的翻译重要性分析
7.1 文信1的功能
7.2 文信2的功能
7.3 判断文信2同目的语文化的兼容性
8 文化信息及其功能在翻译时的保留或缺失
8.1 熟语翻译方法的研究状况
8.2 文化信息及其功能在各种翻译方法中的保留或遗失
9 基于文化研析的熟语翻译批评
9.1 无形象鲜活性的熟语
9.2 有形象鲜活性的熟语
9.3 结论
10 文信2转为显性时的熟语翻译批评
10.1 转为显性的文信2
10.2 文信2转为显性时的翻译批评
11 结论和展望
附件1 语料句子
附件2 表格
附件3 缩写
参考文献
Inhaltsangabe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