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旧律新诠

旧律新诠

  • 字数: 44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苏亦工 等 编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2451938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37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大清律例》系我国古代法典之很后形态及典型代表,深蕴我国传统法制之经验,凝结数千年绵延不竭之文化,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本卷集结海内外研究《大清律例》的数十位品质学者,对《大清律例》项下的数个重要论题进行探究,分条例、则例、奸盗、光棍篇。条例篇涉及妇女“不准收赎”例、“杀一家多人”例、“回民”例等重要例文,以及清入关前的“法”、“例”问题;则例篇,关于律典与吏部、户部等各部则例之间的关系问题;奸盗篇,包含奸罪中的“亲属相奸”以及盗律中的白昼抢夺、“略人略卖人”、时空因素等论题;光棍篇,依成文先后收入四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光棍例”的持续探讨。
作者简介
苏亦工,男,天津市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0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87年)、河北师范学院历史学学士(1984年),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自1987年8月迄今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法学院从事中国法律史、法律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93年8月至1995年10月于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法学院、2003年7月于澳洲国立大学法学院从事访问研究,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在瑞士弗莱堡大学联邦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还曾于1997年至2006年间五度赴香港大学法学院从事香港法律史研究。著作主要有《天下归仁:儒家文化与法》(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中法西用——中国传统法律及习惯在香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初版、2007年再版)、《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近代警察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并有译著《法律现代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古籍整理《历代判例判牍》第9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国学研究》、香港《21世纪》杂志及Hong Kong Law Journal、韩国《法史学研究》、éTUDES CHINOISES等海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

谢晶,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先后在《现代法学》、台湾《法制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曾获第六届张晋藩法律史征文大赛一等奖、第七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很好论文奖(暨靠前届曾宪义法律史奖学金法律文化博士论坛特别奖)、清华大学法学院学术新秀等荣誉。
目录
条例
《大清律例》中妇女“不准收赎”条例考
清人关前“法”“例”问题初探——以满文文献为中心
微观清代服制内“杀一家多人”例的纂定与适用——兼谈清代服制立法的扩张
清律回民相关条例及其影响
则例
从《大清律例》与《吏部则例》看清朝官吏的惩处与控制
论《大清律例》与各部院则例的衔接
从《户部则例》探讨《大清律例》与部门则例的关系
奸盗
情欲、规范、历史——从《大清律例》到《民国刑法》的亲属相奸罪
中西文化与古今刑法之间——清代盗律中的时空因素
明清白昼抢夺律例初探
清代“略人略卖人”的司法探析
光棍
明、清朝的“光棍罪”
清律“光棍例”之由来及其立法瑕疵
光棍例的成立及其背景——清初秩序形成的一个过程
棍徒、奴仆与流氓:对清前期旗下人与光棍例发展的推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