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空气调节技术

空气调节技术

  • 字数: 42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殷浩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378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的应用、空调负荷与送风量的计算、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与节能、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空气的净化及其质量控制、空调系统风道设计、空调系统的消声和隔振、空调建筑的排风与防火排烟、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等内容。每章配有适量的思考与练习题,可供教学、自修参考。
目录
前言
绪论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的应用
第一节湿空气的组成和物理性质
第二节湿空气的焓湿图
第三节干、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
第四节焓湿图的应用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二章空调负荷与送风量的计算
第一节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第二节太阳辐射热对建筑物的热作用
第三节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的计算
第四节空气调节负荷估算指标
第五节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
第六节新风量的确定和空气平衡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章空气调节系统
第一节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第二节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
第三节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第四节分散式空调系统
第五节其他类型的空调系统
思考与练习题
第四章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与节能
第一节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第二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第三节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第四节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第五节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五章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第一节送风射流的流动规律
第二节排(回)风口的气流流动
第三节送、回风口与房间气流组织
第四节房间气流组织的计算
第五节气流分布性能的评价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六章空气的净化及其质量控制
第一节室内空气中悬浮微粒的净化要求
第二节空气悬浮微粒及其捕集机理
第三节空气过滤器
第四节净化空调系统
第五节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七章空调系统的风道设计
第一节风道内空气流动阻力
第二节风道的设计计算
第三节空调系统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八章空调系统的消声和隔振技术
第一节空调系统的噪声
第二节控制空调系统中噪声的技术措施
第三节空调装置的减振
思考与练习题
第九章空调建筑的排风与防火排烟
第一节空调建筑的排风
第二节空调建筑的防火排烟
第三节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的兼用
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章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方法
第三节系统调试中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思考与练习题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制冷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增设了制冷与空调专业,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并具有一定的空调系统设计能力。
    为了适应空调制冷技术发展的要求,编者以“必需、够用”为度,以适应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满足制冷与空调以及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为原则,结合目前制冷与空调行业发展的现状及相关职业技术岗位的要求,选取了相关内容编写了本书。本书按“双证课程”体系设计核心双证课程。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反映“空气调节技术”课程理论性太强,学习难度较大。“双证课程”体系和职业标准给该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指明了方向。本书是在与“中央空调系统操作员”(高级、技师)职业标准融通的课程标准基础上开发的高职“双证教材”。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的应用、空调负荷与送风量的计算、空气调节系统、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与节能、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空气的净化及其质量控制、空调系统的风道设计、空调系统的消声和隔振技术、空调建筑的排风与防火排烟、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在技术上体现节能、新颖,在内容上突出简明实用,在章节安排上顺理成章。与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增加了净化空调系统等方面的知识,以使学生对空气净化系统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本书突出能力的培养,即强调基本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严谨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了加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在每章教学内容之后,都附有一定量的思考与练习题,这也便于教师的备课和教学。
    本书建议教学总学时数为70~80学时,考虑到各院校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区别以及侧重点的不同,教材编写时选取的信息量较大,知识点较多,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书中内容及相关章节酌情取舍。
    本书由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殷浩任主编,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王凌杰任副主编,具体分工为:殷浩编写绪论、第一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王凌杰编写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苏州工业园区嘉合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龚锡成编写第五章,全书由殷浩统稿。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市制冷学会理事长钱沛如审阅了本书,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特予致谢。
    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所限,书中缺点及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