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翻译理论与实践: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

翻译理论与实践: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朱小雪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0-11-16
  • 商品条码: 9787301162163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翻译理论与实践: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为21世纪课程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翻译理论与实践: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以功能翻译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简介了翻译学发展的历史,区分了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基础的传统翻译学和以语用学、交际理论为基础的现代翻译学。笔译和口译入门部分以翻译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重新对笔译和口译进行了定义,全面阐述了翻译的类型、语篇的种类、翻译的宏观对策和微观对策、笔译的难点及处理方法、口译的对策与技术。笔译和口译教学法部分,提供了以翻译过程各阶段的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作者简介
作者:朱小雪(德国)高立希(UlrichKautz)刘学慧等

朱小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翻译学研究中心教授,日耳曼语言学专业哲学博士,德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兼中国译协全国理事会理事,欧洲语言证书考官。曾多次赴德国进修,参加过不错口译培训。长年从事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具有丰富的会议口译和跨文化交流的实践经验。主要从事中德跨文化交际、语言学、翻译学和教学法的研究。博士论文专著《德语“动态”与汉语“体”的比较》,主编《语言文学与文化论文集》、《德语“达福”考试指南与模拟试题》、《德语旅游口语教程》、《外国人看中国文化》等教材、论文集。
高立希(UlrichKautz),美因兹大学翻译学院教授,德国很有名的(汉德)翻译家之一。曾负责中国教育部与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合作的“不错口译培训班”的组织和教学,具有丰富的翻译教学经验。主要从事翻译教学和翻译理论研究,出版多部德语学术专著;并翻译了王蒙、邓友梅、王朔、于华、阎连科等作家的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约三十余部,发表了数十篇学术文章,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刘学慧,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副教授、德语语言文学博士,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参加过不错口译培训,欧洲语言证书考官。研究方向:德语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王京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毕业于德国埃森大学,靠前日耳曼学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欧洲语言证书考官。主要研究领域: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主要科研成果:《德语语言学教程》、《德语学习方略与操练》、《德语翻译教学新理念》;《语言学导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新世纪翻译教学的任务》、《翻译教学中的意识启蒙》、《德语在驻华德语企业中的地位》、《论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等。
目录
第一篇理论与方法论
1.翻译工作
1.1翻译者的职业实践
1.1.1什么是翻译者
1.1.2翻译职业在国际交往中的前景和地位
1.1.3翻译专业人员的从业领域
1.2翻译者的素质条件
1.2.1必备的知识和专门能力
1.2.2最重要的智力特质
1.2.3最重要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1.2.4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品质

2.翻译理论
2.1翻译学的对象与功能翻译学
2.2翻译学的史前史:翻译方法及可译性的讨论
2.2.1应当直译还是意译?
2.2.2语言可译吗?
2.2.3中国的特点
2.3翻译学的探索和发展
2.3.1翻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2.3.1.1生成转换语法——普遍性要素研究和翻译
2.3.1.2翻译语言学——等值理论
2.3.1.3翻译理论的转向
2.3.2翻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2.3.2.1翻译学的语篇语言学和语用学
2.3.2.2描写翻译学
2.3.2.3跨学科的研究
2.3.2.4功能翻译学——综合性学科
2.3.3翻译学的现状、展望与评价
2.3.3.1翻译学的现状
2.3.3.2翻译教师和翻译家对新翻译学的评价

3.笔译概论
3.1笔译的定义和主要种类
3.1.1笔译的交际场景要素与笔译的定义
3.1.1.1交际场景要素
3.1.1.2笔译的定义
3.1.2笔译的主要种类
3.1.2.1文献式翻译
3.1.2.2工具式翻译
3.1.2.3功能相同的翻译和功能相异的翻译
3.2笔译的过程和笔译的能力
3.2.1笔译过程的源语语篇接受阶段
3.2.1.1对源语语篇的理解
3.2.1.1.1理解的内容
3.2.1.1.2理解的一般运作方式
3.2.1.1.3不同人的不同理解
3.2.1.1.4翻译者理解方式的特点
3.2.1.2语篇类型和语篇种类
3.2.1.2.1语篇类型
3.2.1.2.2语篇种类
3.2.1.2.3语篇种类的类型归属
3.2.1.2.4语篇类型划分的意义
3.2.1.3作为译前准备的语篇分析
3.2.1.3.1语篇分析的第一阶段:通过总体理解确定宏观对策
3.2.1.3.2语篇分析的第二阶段:通过具体理解确定微观对策
3.2.1.3.3语篇分析的重要性
3.2.1.4与笔译相关的查阅、调研手段的利用
3.2.1.4.1类似语篇和背景语篇的收集和利用
3.2.1.4.2词典的使用
3.2.1.4.3利用咨询人
3.2.1.4.4“个人图书馆”
3.2.2笔译过程的译语语篇产出阶段
3.2.2.1译语语篇的映射与接受者理解的前提条件
3.2.2.1.1语言的理解前提条件
3.2.2.1.2非语言的理解前提条件
3.2.2.2译语语篇的拟写
3.2.2.3翻译的难点和翻译难点的处理方法
3.2.2.3.1翻译的难点
3.2.2.3.2翻译难点的处理方法和对策
3.2.2.4译语语篇的编辑
3.2.2.5译语语篇的外在形式

4.口译概论
4.1口译的定义和主要种类
4.1.1口译的定义
4.1.2翻译种类的区分
4.1.3口译的主要种类
4.2口译的准备
4.3单向接续口译
4.3.1接受阶段
4.3.1.1源语语篇的听辨和理解
4.3.1.1.1源语语篇的听辨
4.3.1.1.2源语语篇的理解
4.3.1.1.3给口译教师的启示
4.3.1.2对已理解内容的存储
4.3.1.2.1记忆
4.3.1.2.2口译笔记
4.3.2产出阶段
4.3.2.1源语语篇意义的转换
4.3.2.2译语语篇的编辑
4.3.2.3译语语篇的发布
4.4双向接续口译
4.4.1双向口译的特点
4.4.2双向口译场合的特点对译员意味着什么?
4.5同声传译
4.5.1同声传译的定义与特点
4.5.2同声传译的对策和技术

第二篇笔译教学法
1.笔译教学的一般要求
1.1什么样的教师可以教笔译?
1.2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学笔译?
1.3笔译教学的主要目的
1.4语篇选择的原则
1.4.1适用性
1.4.2真实性
1.4.3内容
1.4.4难度
1.4.5语篇种类
1.4.6长度
1.4.7兴趣
1.4.8时效性现实性
1.5语篇的教学准备

2.源语语篇接受阶段的练习形式
2.1理解能力的训练
2.1.1联想翻译——增强对联想理解的自信
2.1.2记忆翻译——认识语篇理解的方式
2.1.3快速阅读——假设式的语篇理解
2.1.4缩写与重构——依靠关键词语的语篇理解
2.1.5补充练习——预设式理解
2.1.6“搭积木”——通过“结构性标识”理解
2.1.7意义填空——锻炼预设能力
2.1.8词汇填空——从上下文推断词义
2.1.9划分段落——认识段落特征对理解的意义
2.1.10改源文——通过编辑理解
2.1.11书介绍——快速理解能力
2.1.12想概念——激活已有的知识
2.2语篇类型识别能力训练
2.2.1识别语篇特征——以“天气预报”为例
2.2.2完整描写语篇特征——以“药品说明书”为例
2.2.3分析类似语篇的语篇惯例
2.2.4认识和运用童话语篇的文体惯例
……
第三篇口译教学法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