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火力发电设备技术手册 第一卷 锅炉

火力发电设备技术手册 第一卷 锅炉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 著
  • 出版日期: 2000-04-01
  • 商品条码: 97871110769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0
定价:¥11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火力发电设备技术手册是一套系统概括火力发电设备各专业技术主要内容的技术工具书。全套手册总结了我国80年代以来发展火力发电设备的实践经验,内容丰富、实用,技术先进。全套手册共分锅炉、汽轮机、自动控制、火电站系统与机等四卷。     本书是第一卷锅炉。重点介绍电站锅炉的总体布置、性能计算、各部组件的结构设计与特点和有关的系统,全书共分二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锅炉总体设计,烯料,物质平衡与热平衡,锅炉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制粉系统计算,锅炉构架计算,强度计算,通风计算,锅炉炉膛与烯烧设备的设计  ,蒸发系统,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部组件的结构布置与设计,并介绍了各主要部组件的制造工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的特点。最后举例介绍了当前我国电站建设中主力机组300MW直流锅炉与自然循环锅炉,600MW控制循环锅炉的典型设计。     本手册主要为从事火力发电行业设计、制造、运行、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科技人员林立使用,也可供有关的高等学校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编辑说明 第一章 锅炉总体设计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锅炉类型   第三节 总体设计   第四节 电站锅炉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燃料   第一节 燃料的化学成分和发热量   第二节 各种基准的燃料成分和发热量的换算   第三节 灰的成分及其特性   第四节 我国煤的分类   第五节 煤质的特种分析及差别指数   第六节 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第七节 燃料特性对锅炉设计和运行的影响 第三章 物质平衡与热平衡   第一节 空气量和烟气量的计算   第二节 锅炉的空气平衡   第三节 过量空气系数的选择和测量   第四节 空气和烟气焓的计算   第五节 完全燃烧方程式   第六节 锅炉的热平衡 第四章 锅炉燃烧设备   第一节 炉膛   第二节 燃烧器概述   第三节 煤粉燃烧器   第四节 液态排潭炉的燃烧设备   第五节 低质煤燃烧器的调计   第六节 低Nox燃烧技术   第七节 油燃烧器   第八节 气体燃烧器     第九节 我国开发的稳燃技术和新型煤粉燃烧设备   第十节 锅炉的点火器、点火油枪和起动、暖炉、助燃用油枪   第十一节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 第五章 除渣设备   第一节 除渣设备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除渣设备的布置方式     第三节 除渣装置的分类   第四节 除渣方式     第五节 碎渣设备   第六节 除渣设备的设计计算 第六章 蒸发系统   第一节 循环方式、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第二节 蒸发受热面热负荷分配   第三节 回路设计原则与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第四节 蒸发系统的结构特点   第五节 锅筒、附件、汽水品质及其控制 第七章 过热器再热器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结构型式   第三节 汽温特性   第四节 蒸汽温度调节方式   第五节 过热器、再热器热偏差及湿度偏差   第六节 对流过热器和再热的积灰   第七节 对流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磨损   第八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高腐蚀   第九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动态特性   第十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材料选择   第十一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热膨胀及热应力   第十二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典型设计 第八章 省煤器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布置方式及结构   第三节 省煤器设计   第四节 设计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第九章 空气预热器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设计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管式空气顺   第四节 风罩回转再生式空气   第五节 受热面回转再生式空气预热器 第十章 锅炉构架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荷载统计与分配   第三节 静力分析   第四节 的设计   第五节 柱的设计   第六节 桁架设计   第七节 连接设计   第八节 刚性梁 第十一章 炉墙及管道保温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炉墙管管道保温结构   第三节 炉墙材料   第四节 炉墙传热和管道保温计算 第十二章 膨胀密封和支吊装置   第一节 锅炉的热膨胀   第二节 锅炉的密封   第三节 锅炉的支吊装置 第十三章 金属材料   第一节 锅炉钢的性能   第二节 锅炉元件用材的选择和应用   第三节 材料失效和剩余寿命估算 第十四章 制粉系统计算   第一节 原煤和煤粉   第二节 磨煤机磨煤出力的计算   第三节 制粉系统干燥出力的计算   第四节 磨煤机台数和规格的确定   第五节 风粉混合物的氧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水含量及露点的计算   第六节 制粉系统的阻力计算和动力设备的选择   第七节 磨煤机碾磨件使用寿命 第十五章 热力计算   第一节 热力计算   第二节 炉膛热力计算   第三节 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 第十六章 水动力计算 第十七章 受热面热编差及金属壁温计算 第十八章 强度计算 第十九章 通风计算 第二十章 锅炉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 第二十一章 锅炉受压元件制造工艺(节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