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实感交互

实感交互

智能+交互,深入探讨解读人工智能下的人机交互技术,分析基于触摸、手势、语音和视觉等自然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应用和未来趋
  • 字数: 47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美)阿钦蒂亚·K.鲍米克(Achintya K.Bhowmik) 主编;温秀颖,董冀卿,胡冰 译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978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过往的科幻现已成真,在人工智能时代现在我们与计算机、手机和娱乐设备的互动正在经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触摸、手势、语音和视觉的自然人机交互正在逐渐替代使用键盘、鼠标和游戏手柄等的交互。显示设备也从单纯的显示设备转变为提供更具吸引力和沉浸式体验的双向交互设备。阿钦蒂亚·K.鲍米克主编的《实感交互(人工智能下的人机交互技术)》将深入讲解基于触摸、手势、语音和视觉等自然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应用和未来趋势。
本书适合从事人机交互领域工作的研究、设计、开发人员,相关专业师生,以及人工智能时代下对人机交互未来发展趋势有浓厚兴趣的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阿钦蒂亚·K.鲍米克,博士,曾是英特尔公司大商业部门――PC部分的负责人,现为英特尔公司感知运算部门技术总监,他负责领导研发基于自然人机交互技术和视觉计算技术的下一代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包括视觉感知、语音识别、生物传感、沉浸式显示、多模态用户界面与应用等。
Achintya K.Bhowmik博士出版和发表过多本著作与多篇论文,获得过27项授权专利,他是IEEE的不错成员,同时也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教授移动传感和计算机视觉课程。
目录
原书序
原书前言
第1章 交互式显示的感知、理解与自然人机界面
1.1 引言
1.2 人类感知和理解
1.3 人机界面技术
1.3.1 过往的输入装置
1.3.2 触控式交互技术
1.3.3 声控交互
1.3.4 视控交互
1.3.5 多模态交互
1.4 “真实”3D交互显示探索
1.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2章 触觉感知
2.1 引言
2.2 触控技术简介
2.2.1 触摸屏
2.2.2 按大小和应用对触控技术进行分类
2.2.3 按材质和结构分类的触控技术
2.2.4 按检测物理量分类的触控技术
2.2.5 按感知能力分类的触控技术
2.2.6 触控技术的未来
2.3 触控技术的历史
2.4 电容式触控技术
2.4.1 投射电容式触控技术(编号1)
2.4.2 表面电容式触控技术(编号2)
2.5 电阻式触控技术
2.5.1 模拟电阻式触控技术(编号3)
2.5.2 数字多点电阻式触控技术(编号4)
2.5.3 模拟多点电阻式触控技术(编号5)
2.6 声波触控技术
2.6.1 表面声波触控技术(编号6)
2.6.2 声学脉冲识别触控技术(编号7)
2.6.3 色散信号技术触控技术(编号8)
2.7 光学触控技术
2.7.1 传统红外线触控技术(编号9)
2.7.2 多点触控红外技术(编号10)
2.7.3 摄像光学触控技术(编号11)
2.7.4 玻璃光学触控技术(平面散射检测)(编号12)
2.7.5 视觉光学触控技术(编号13)
2.8 嵌入式触控技术
2.8.1 外嵌互电容式(编号14)
2.8.2 混合互电容式(编号15)
2.8.3 内嵌互电容式(编号16)
2.8.4 内嵌式光感(编号17)
2.9 其他触控技术
2.9.1 压力感测(编号18)
2.9.2 组合触控技术
2.10 结语
2.11 附录
……
参考文献
第3章 用户界面中的声控式交互技术
第4章 视觉传感与肢体动作交互技术
第5章 实时3D传感与结构光技术
第6章 实时立体3D成像技术
第7章 飞行时间法3D成像技术
第8章 凝视跟踪
第9章 感知用户界面的多模态输入
第10章 生物计量学中的多模态交互:技术与可用性挑战
第11章 迈向“真实的”3D交互显示器
附录 缩略语
摘要
什么是“人机交互显示”呢?我们将其定义为不仅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可视信息,还能感知和理解人类行为、接收用户直接输入的显示器。能够“感觉” 到手指触摸的触摸屏已经十分普遍,尤其是那些装配在移动设备和一体化计算机上的。现在,新增的类人传感与理解识别技术正在推进新型交互式显示器及系统的开发,使其能够在所处的3D空间中“看”“听”且“领会”我们的行为。    我们运用多感官和多模态界面模式来理解周围的客观物理世界,并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这些都是通过无缝拼接包括触摸、声音、姿势、面部表情和凝视在内的多种交互模式实现的。我们如果想通过人机交互来获取社交交互的丰富内涵,就必须为这些设备装上能够感知与领悟用户的输入与活动的技术。因此,增加多种自然用户界面能够使人类互动的体验更为真实。    我们与计算机交互的方式经历了最近几十年的变革,依靠鼠标和键盘作为输入工具的图形用户界面已取代传统的基于文本输入的命令式界面。而眼下,随着自然用户界面(通过触摸、姿势、语音等模式的人机交互)的兴起,我们正目睹着下一场技术革命的开始。实施人机界面模式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用户呈现自然、直观、身临其境般的交互体验。虽然当前的技术局限使得设计师和工程师不得不有所妥协,致使部分目标仅能在完成某个特殊产品时实现,但是为了实现最终目标,我们在近几年来不断取得重大进展。    本书聚焦自然用户界面,对快速兴起的人机交互式显示领域内的技术、应用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解读。第1章主要介绍人类感知和理解过程的基本要素,回顾了以触摸、声音和视觉感应推理为基础的自然界面技术,以及通过该技术实现的人机交互过程;随后各章深入每种输入与交互模态的细节,在实现多感官和多模态交互的目标过程中,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多种用户界面模式中的结合与应用展开细致的探讨;最后一章总结了基本要求和技术发展现状,展望了未来有望实现的“真实的”3D交互界面及其带来的真实的、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Achintya K. Bhowmik于美国加利福尼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